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子霖)2025年国庆假期,从胶州湾畔到中南腹地,从海外工地到“沙戈荒”新能源现场,一支支央企建设队伍以“中国速度”推进工程进度,持续刷新着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充分发挥了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国内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在山东青岛,作为城市“智慧交通”核心的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项目在假期期间施工正酣。记者从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了解到,300余名建设者在国庆假期期间奋战一线,有序推进主体结构、二次结构与机电安装等工序。这座未来将统筹青岛全域30条地铁线路的“超级大脑”,目前已建设至14层,项目团队正朝着年底实现塔楼封顶的目标全力冲刺。

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项目
与此同时,中建八局承建的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项目现场,同样有1800余名建设者放弃休假。目前,工程各工区正围绕关键节点挂图作战,计划于2025年10月底完成B指廊屋面钢网架施工,并于同年12月底完成主楼屋面钢网架施工。
在湖南,由中铁二局五公司承建的零道高速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西岭上特大桥施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项目桩基与承台施工已全部完成,墩身施工完成率达97%,预计10月份全部完工。桥梁连续梁的单幅与双幅将分别于10月及11月实现合龙。此外,相邻标段将于10月启动T梁的制、运、架工作。目前,该项目总体已完成合同产值的70%。
由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公司负责的深圳地铁27号线、杭州地铁18号线及台州市域铁路S2线等工程也进展迅速。其中,深圳地铁27号线主体结构施工进入关键阶段,国庆期间单日完成桩基12根,华城站总桩基完成量已达68%;银泉站基坑土方单日出土量达700立方米。
国际项目有序实施
在“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国内段现场,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公司的540余名施工人员在假期期间持续进行材料运输、基础浇筑、铁塔组立及检修等作业,计划完成20基铁塔组立和10基基础浇筑任务。据悉,国庆假期前夕,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国内段工程迎来关键节点,首个架线区段N1-N5号塔区段完成架线施工。
据了解,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分为老挝段与国内段,分别由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团队通过管理创新与机械化施工等手段保障进度。国内段工程已于2025年7月8日正式开工,预计于2026年4月底建成投产。
国庆期间,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合作公司的7支海外钻井队、2支修井队、1支地面测试队和1支泥浆技术服务队满负荷运行。其厄瓜多尔项目部的4支钻井队保持高效运转,各队年累计进尺均已突破万米;玻利维亚项目部SP-164队凭借在区域重点探井的优异表现,成功获得甲方续签150天工作量,确保了该队全年连续生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当地市场的地位。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合作公司玻利维亚项目现场
同时,中建七局国际公司乌干达非口行贸易中心项目、尼泊尔悉达巴巴隧道项目、三元里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等项目都在高效安全推进项目建设中。
新能源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在新能源领域,三峡集团于10月2日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三峡恒基能脉甘肃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中的光热电站,两座高达约200米的吸热塔成功点亮,进入全系统试运行阶段。

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光热储能电站
这一技术突破改变了塔式光热发电领域传统的“单塔单机”模式。该光热储能电站装机容量10万千瓦,创新性地采用“两座吸热塔配合一套汽轮发电机组”的配置,为我国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的稳定电力输出探索了新的技术路径。
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首批规划的“沙戈荒”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之一,整体包含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及10万千瓦光热储能,其中风电和光伏部分此前已实现全容量并网。
此外,10月1日,由三峡集团牵头研发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项目——“三峡领航号”,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顺利完成一体化组装。这是目前全球已安装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三峡领航号”将应用于三峡阳江青洲海上风电项目,其风机叶轮直径达252米,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4465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