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5 06:04:39 股吧网页版
走出雨林
来源:经济日报

  在马来西亚沙巴州雨林的深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在一颗颗饱满的可可果上。没有见过可可果的人,大概很难把它与我们常吃的巧克力联系在一起。成熟的可可果就像一颗有着坚硬外壳的木瓜,采摘通常需要纯手工完成。剥开外壳后,会看到象牙白色的果实,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如今,这种香气正在从赤道慢慢“扩散”,漂洋过海,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尽管马来西亚的可可豆产量只占全球的不到1%,远不及科特迪瓦、加纳等传统主产国,但其却是全球可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加工心脏”。2023年,马来西亚可可产品出口额达134.7亿林吉特(约合28.5亿美元),创下64%的惊人增幅,成功跃升为亚洲第二大、全球第五大可可加工中心。凭借现代化的产能布局、完善的上下游一体化供应链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马来西亚在全球可可衍生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可可脂和可可粉生产方面表现卓越。本土企业源宗集团更以年产8万吨的规模,跻身全球四大可可制造商之列。

  象牙白色的可可豆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我们熟知的巧克力呢?第一步,将豆子和果肉一起放入木箱,盖上香蕉叶发酵5天至7天,随后经晾晒降低水分。经过这些工序,这些果实就变成可作为初级产品出售的可可豆了。第二步,送入工厂。在加工厂里,等待可可豆的是烘焙、风选、研磨等工序。由于可可豆本身含有约50%的可可脂,研磨产生的热量会使其融化成浓稠的棕色液体,这就是“可可液块”,也是所有巧克力产品的基础。第三步,就是精细加工了。通过调配、精炼、调温与注模,一块块闪烁着琥珀光泽的巧克力闪亮登场。

  其实,可可树并非马来西亚的原生植物,它的到来与殖民时期的种植园经济及海外贸易息息相关。18世纪末,它作为观赏植物由欧洲商人从菲律宾带入马六甲。至19世纪,英国殖民者试图将其发展为经济作物。直到20世纪50年代,可可树才在沙巴州的热带雨林中寻得适宜的生长环境。

  然而,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成功并未迅速转化为产业繁荣。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的可可豆年产量已达10万吨,其中90%却仅以初级原料的形式低价出口。转机出现在2010年。随着马来西亚政府启动“Bean-to-Bar(从可可豆到巧克力)”全产业链战略,当地可可加工产业迎来政策扶持,相关技术得到了发展,众多新口味产品被开发出来,马来西亚也由此逐步完成了从“热带种植园”到“全球黑金工厂”的身份蜕变。

  有趣的是,为推动可可产业发展,马来西亚种植和商品部旗下还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名叫马来西亚可可局。多年来,该局大力推广以5天为标准周期的浅木箱发酵技术,同时结合微胶囊技术,显著提高了可可粉的“堆积密度”,使其吸湿性降低,更适应热带气候下的运输和储存。与此同时,以倍乐思(Beryl's)等为代表的品牌积极推进供应链透明化,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将果农肖像和种植园的GPS坐标印在包装上,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追溯“发酵日志”。根据测算,这种“让每一块巧克力自己讲故事”的策略,成功推动产品溢价提升了三成左右。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还构建并对接了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例如,将巧克力销售与红毛猩猩栖息地保护绑定,获得“雨林联盟”认证的产品在出口至欧盟时可享受关税减免优惠;借助《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马来西亚可可粉出口至中国和日本实现零关税;对进口可可原料免征关税,并对加工设备进口减免30%税收……一系列政策叠加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马来西亚成为全球可可加工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包括百乐嘉利宝在内的国际巨头在此设立区域中心。

  如今,马来西亚可可产业还在继续升级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一次,引擎是本土风味。

  热带雨林不仅赋予马来西亚可可豆独特的味道,也赋予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无论是榴莲、椰子等热带水果,还是胡椒、香兰叶等香料,都是当地家家户户餐桌或厨房中的常客。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混搭呢?于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惊异地发现,巧克力的包容性竟然如此之强,连当地特色——一种混合虾膏、辣椒与香料的传统酱料“叁巴辣椒酱”都可以无缝衔接,重现本地经典小吃“咖喱炒蟹”的浓郁风味。许多老饕都表示,这种极具想象力的组合,拓展了巧克力的味觉边界,也打开了对巧克力的想象空间。这种古怪中透着和谐的“味觉叙事”正在赢得世界味蕾。

  然而,这条发展之路也并非坦途。受气候变化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地农民不得不转向种植抗洪品种“水牛可可”;同时,随着油棕等经济作物挤占了更多农业空间,全国可可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此外,由于马来西亚可可研磨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应该说,今天的马来西亚可可产业已经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从种植园到加工厂,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到中部,从标准风味到特色产品,每当消费者撕开马来西亚巧克力的包装,就意味着又有一份来自东南亚的味道在全球消费者的味蕾上绽放,马来西亚可可也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又迈进了一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