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4日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当选自民党第29任总裁。
由于自民党目前仍在日本国会保持第一大党地位,外界预测高市早苗将在几天后的首相指名选举中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当天选举经历了两轮投票,五名候选人无一在首轮投票中得票超过半数,得票数居前两位的高市早苗和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进入第二轮。最终,高市获185票,高于小泉的156票,当选日本自民党第29任总裁。
日本政坛再次洗牌。有分析认为,由于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陷入“双少数”,即便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能顺利当选新任日本首相,未来也将在政治运作上面临严重困难,不仅发布改革相关政策时举步维艰,甚至可能连普通的政府预算都难以在国会通过。
此外,高市早苗一贯主张维持货币宽松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因此有市场分析预测,接下来可能会看到日元贬值,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扭曲变陡,日本央行实施加息政策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市场正密切关注,频繁变动的日本政局,将如何影响该国的加息前景?
日本或诞生首位女首相
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投票。
此次竞选自民党总裁的5名候选人都是日本政坛的“老面孔”,都参加了去年9月的选举。据了解,自民党总裁选举首轮投票中,没有候选人得票过半。当天下午,得票最多者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中,国会议员一人一票合计295票,自民党在日本47个一级行政区的支部联合会各有一票,共计342票,高市早苗获得185票,击败对手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
现年64岁的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在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决胜轮中败给前首相石破茂。她主张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张玉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还是有点出乎意料。高市当选“赢在地方”,她在党员(党友)票上遥遥领先;小泉阵营动用网络水军“刷好评”的丑闻爆出,成为高市在议员票获胜的重要原因。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高市早苗获得更多地方党友票这一点来看,自民党内高层和基层在政策层面存在对立。
日本预计会在10月中旬召集临时国会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虽然自民党所在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众参两院均已失去多数地位,但自民党在国会仍然是最大政党,并且在野党之间分歧严重,难以形成联盟,因此高市大概率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接替石破茂成为日本首相。
但陈子雷认为,高市早苗能否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仍面临挑战,“如今自民党属于少数执政党,要想在国会获得多数支持需要合纵连横,重新构建联合执政政权。对于人脉关系处于弱势的高市早苗来说难度不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高市需要寻求与在野党合作,在国会 “双少数” 格局下,她需频繁与在野党协商,甚至推动构建大执政联盟,争取稳定自民党的执政基础。再者,经济民生治理是另一大难题。日本当前面临通胀高企、汇率波动、米价上涨等民生压力,而高市虽主张延续 “安倍经济学” 的大规模公共支出与低利率政策,加之日本政府债务率已处于高位,过度刺激可能加剧财政风险,如何在 “民生需求” 与 “财政可持续性” 间平衡,将直接决定其政权存续。
张玉来也表示,接下来高市早苗可能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如何改造自民党,改变失信于民的现状,拉升迅速下降的支持率,赢得下届国会选举,夺回政治主导权;二是如何维持政治运行,作为少数派执政必须要协调在野党力量,这将面临长短期目标相悖的困扰;三是如何确保经济稳步发展,为高通胀降温、确保经济增长、协助日本央行顺利退出“货币宽松”。
或放弃货币政策正常化?
由于高市当选结果出炉当天正值周末休市,结果对股市和汇市的影响尚未显现。
截至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4点,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16%,报1美元兑147.5日元,月内涨幅为0.29%。Simplex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Toshinobu Chiba表示,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后,预计会看到日元贬值,并且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扭曲变陡。
“尽管日本股市和汇市一定程度上已经提前反映了高市当选的预期,但由于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减弱,下周市场开盘后应该还会有一波股市惯性上冲和日元贬值。”项昊宇表示,中短期还需警惕国债收益率破位引发的回调与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压力大,日本央行或重启购债干预,若效果有限将加剧波动;中长期看,日本金融市场表现取决于高市政策落地程度以及日本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高市早苗一贯主张维持货币宽松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去年竞选时,她公开反对日本央行加息。今年又提出将食品消费税从8%彻底降至零的构想;提高免税收入门槛;宣称将成立日本外国投资委员会,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致力于建立现金发放与所得税减免相结合的制度;将考虑对外国人购买房产采取更严格措施等。
项昊宇分析称,高市早苗经济政纲以 “延续安倍经济学”和“强化经济安全”为核心,这种政策短期内对日本金融市场是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所以日本股市和汇率市场实际上已经提前反映了这种政策预期,日经225指数已经迭创新高,日本军工、半导体以及出口行业预期受益。同时对外鹰派政策也可能加剧外交摩擦,影响市场稳定,限制外籍劳工等措施会加剧日本劳动力不足困境,拖累内需复苏。
他认为,这种政策也蕴含长期风险,“日本国债规模已占GDP的263%,财政扩张或致30 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 3.5%,触发主权评级下调,日元兑美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贬值,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日元贬值可能长期化,这将提升日本进口能源、铁矿石成本,加剧国内通胀。”
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压力下,日本第二季度经济仍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2%,同时环比年率增长1%,大幅超过0.4%的市场预期。但与一季度相比,日本第二季度GDP增长仍低于第一季度1.8%的增幅。
日本经济复苏疲弱,与此同时,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已飙升至数十年未见的高位,这会对日本国内企业融资构成直接压力,还预示着长期以来支撑股市的低利率环境正在瓦解。
在项昊宇看来,日本经济面临多重困境。他表示:“一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高市反对加息,若维持宽松将加剧日元贬值与进口通胀,若加息则推高国债利息支出,且执政联盟失去议会多数,政策落地受阻,二是超老龄化社会的内需萎缩,三是全球产业链竞争压力,美国关税压力以及对华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下降,日本‘经济安保’政策还可能让日本企业错失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