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瓜果飘香。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拉开帷幕。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充分展现“三农”发展辉煌成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
主会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齐聚一堂,分享丰收的喜悦。湖南省常德市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走上舞台,脸上满是笑意:“我们全面落实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村里的早稻亩产达到589.1公斤,比去年增产12.5公斤,又迎来了一年好收成。”
在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展区,大户陈家村党委书记陈松海告诉记者,从2014年起,大户陈家村开始创新“统—分—统”经营模式,探索推进农业经营方式改革,走上了从工业立村到农业兴村的转型之路。2019年,招远市以大户陈家村为龙头,以改革为利器,带动周边12个村庄发展,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2024年,示范区内13个村庄平均集体收入达1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分别较3年前增长40%和30%。
从“一村兴”到“一片富”,片区建设正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抓手。2023年以来,山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针对村庄普遍散、小、弱实际,以区域相邻、功能相近、产业相连、配套相通的若干村为基本单元,推进连片规划、连片建设、连片发展,实现产业联动、设施联通、服务均等、治理协同,探索形成了片区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目前,山东已梯次建设片区2070个,覆盖行政村近1.8万个。
“鲅鱼饺子出锅喽!”一声热情的吆喝,引来不少人驻足。乡村美食品鉴活动的展位前,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巧玉忙着分发热腾腾的饺子。本次丰收节把历史悠久的“山东大集”搬进会场,高青黑牛、枣庄石榴、海肠捞饭等特色美食一应俱全,黄河泥陶、鱼拓等非遗农遗与民间艺术、戏曲曲艺同场亮相。人们在节庆中不仅品尝到了地道的乡村滋味,也感受到了传统非遗的现代魅力,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丰收节重在打造丰收经济,围绕金秋消费季,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吸引城乡居民下乡消费上加大力度。通过搭建销售平台、创新营销场景,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进一步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
农民的笑脸,是最鲜活的丰收图景;殷实的收成,是最厚重的幸福答卷。以节为媒,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正加速向乡村汇聚,广袤田野孕育着无限希望,亿万农民正以勤劳和智慧,奋力描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