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间,棒杰股份(002634)公告称,公司收到苏州仲裁委员会送达的(2025)苏仲裁字第0425号《裁决书》,裁决结果为终局裁决。
根据公告,公司需向申请人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支付投资本金3亿元及相应利益利息23342465.75元(其中1.5亿元自2023年9月2日、1.5亿元自2023年11月11日起均按照年化单利5%计算至2025年4月26日止)。此外,公司还需支付迟延付款违约金,以及因提起本案仲裁而支付的律师费45万元、担保服务费96000元。本案仲裁费1666935元、财产保全费5000元,合计1671935元由公司负担。
公告显示,该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逾3.26亿元(不含尚未明确的涉案金额)。公司表示,针对已生效的仲裁裁决结果,将积极与申请人沟通,就仲裁裁决书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该仲裁事项后续进展和执行情况尚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棒杰股份强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截至2025年9月23日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届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最终影响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后的财务报告为准。
事实上,多家企业已陆续对棒杰股份及旗下企业发起密集的债务追索。
建设银行苏州城中支行在2025年7月24日提起民事一审后,也于8月28日推进财产保全执行,保全的结果是被申请人棒杰新能源持有的江山棒杰2956万元股权被冻结。
9月初,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查兴业银行苏州分行提出的预重整申请,标的直指棒杰股份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扬州棒杰金融负债敞口余额约6.3亿元,金融负债全部由棒杰股份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9月18日,棒杰股份公告,其及控股子公司棒杰新能源、扬州棒杰,与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收到法院一审判决。棒杰股份需对其中6笔债务在最高7200万元范围内、3笔债务在最高5894.89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承担责任后可向棒杰新能源追偿。
9月23日,棒杰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棒杰及控股二级子公司江山棒杰的股权被司法轮候冻结。其中,浙江棒杰被冻结股权5,000万元,江山棒杰被冻结股权82,000万元。若未能协商和解或偿还债务,被冻结股权可能面临司法拍卖风险。目前案件尚未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处理。
此外,上海银行苏州分行、广发银行苏州分行等多家机构,也通过法律途径向棒杰股份及关联企业追索债务。
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与棒杰股份业绩的持续恶化相互交织。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9亿元,同比下降60.4%;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亿元的情况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