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豪门婚恋到复仇逆袭,从古装权谋到现代情感,近两年来,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一幕幕极度戏剧化的场景,在手机“竖屏”信息流中轮番上演。
频繁“出圈”的短剧,也带动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比如存量物业的盘活、改造。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多个短剧拍摄基地,发现一些大型取景地,有的曾是老旧家居卖场,有的一度是荒废产业园,还有闲置的地产售楼处。这些曾经人烟稀少的存量物业,随着短剧拍摄的风刮来,再次变得熙熙攘攘。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主动“登台”,鼓励利用古建旧厂、闲置楼宇等场所,培育微短剧拍摄基地,试图用短剧这个“杠杆”翘起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售楼处里拍短剧
以往看沙盘、看户型的售楼处,摇身一变成为短剧取景地!
近来,多地都传出有售楼处成为短剧取景地的消息。在山东聊城,有一地产项目官微主动发文称,有部短剧到营销中心取景,乍一看还以为“走进了片场”。
传统的售楼处大多装修豪华,视觉效果较好,这正契合部分“霸总”或职场短剧对场景的要求。不过,在一众“地产+短剧”的结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河南郑州荥阳,当地有“烂尾楼”项目的售楼处,一度成为短剧拍摄取景地。
公开消息显示,位于郑州荥阳的“恒大养生谷”项目,因开发商陷入资金困境而闲置的售楼处,摇身一变成为了短剧取景地。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9月21日,记者来到恒大养生谷现场看到,这个位于荥泽大道与悦来西路交叉口“超级大盘”,所处位置较为偏僻,宽阔的十字路口红绿灯都未亮起,附近人流量较为稀少,仅部分已交付的住宅区域,不时有居民进出。
负责住宅门卫的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售楼处经常有拍短剧的,就在距离住宅门口不远的十字路口处。家住荥阳的一位居民也告诉记者,这里有两个较知名的短剧取景地,一个是恒大养生谷,还有几公里外的一别墅项目。
不过当天,该项目面积巨大的售楼处,却是大门紧锁、没有人烟。记者拨通了项目官方电话,工作人员解释称,最近售楼处的场地有别的安排,暂时不接短剧拍摄的相关“预约”,后续也可能租给其他企业进行办公。
“这里接短剧拍摄业务已经一年多了,主要是提供场地租赁。但最近领导说有其他安排,后续何时重新开放‘接单’,还要等通知。”工作人员称。

对该项目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推进“保交楼”。早在2017年时,恒大曾一举拿下此处11宗地,要打造一个超级大盘健康城。项目外围残破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当时“航母级配套,满足健康生活所需”的宣传语。
不过,恒大在此只开发了7宗住宅用地,公司也陷入了资金危机。2022年时,荥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依法无偿收回恒大养生谷4宗闲置土地,原因是宗地1、2、3、4闲置满两年以上,且为该公司自身造成。
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住宅的部分楼栋已分批交房,二期仍在施工、等待交付中。去年5月,荥阳市住建局曾在恒大养生谷一期、二期,召开保交楼推进工作专题会,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约20人参加。
今年年初,当地再度召开保交楼座谈会,相关领导先后到养生谷一期、二期,乔楼镇永威万山湖悦等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规划、施工组织、资金保障等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家居卖场“大变身”
相较于售楼处,一些家居卖场、旧产业园,转型为短剧拍摄地的“阵仗”更大。
在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城是当地知名的老牌建材家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营业面积达40万平方米,早在2009年时北城便已开业,随后南城也投入运营,卖场入驻的商家众多,几乎涵盖建材家居装修等全品类。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地产波动,老牌家居卖场也走到了转型关口。如今走在凤凰城南城区域,入户大门、整木定制、全屋软装、厨电家具等店铺依然存在,但商场客流量较为稀少,偌大的高层建筑显得十分“安静”。

特殊且热闹的在四楼,这层被标注为“元谷元宇宙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楼体上可见“微短剧拍摄基地”的大型标语,呈现出与家居卖场极为不同的气氛。
“演员海选进行中!”,进入该层,迎面便是各类短剧招聘、场地租赁等标牌。不仅如此,现场还有短剧剧组正在拍摄,灯光演员一应俱全,相关区域被改造成了医院主题场景,输液、挂号、收费,场景还原十分逼真。
记者在现场看到,卖场四层还有大面积区域正在施工,工人进出非常频繁。“短剧拍摄场景主要分家居、办公、商业、公共空间几大类,目前在建场景还有婚礼礼堂、民政局、银行、机舱等。”拍摄基地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据其出具的资料,基地不仅提供短剧拍摄场景,还能连接创作方、制片方、平台等多方资源,目的是打造从剧本创作到拍摄、投放等全产业链生态。租赁费用方面,所有场景5000元/12小时,不过“价格都可以谈”。
“金水发布”官微此前文章显示,凤凰城微短剧产业生态基地,场景涵盖网红打卡地、超市、别墅、医院、学校等超百类场景,目前已吸引北京微短剧文化发展中心、横竖影业、梦影影视等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入驻。
在郑州,这类逐渐发展起来、或业已成熟的短剧基地不在少数,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也是其中之一。早前,这片区域是闲置的产业园区,2023年聚美优品陈欧关注到短剧赛道,拿下了该基地的片场制景及运营权。
斥资超千万改造后,这个原本闲置的产业园区,摇身一变成为了短剧“竖屏”基地。2024年7月,基地正式投入使用,20余个场景涵盖现代都市、古风庭院、职场办公、医院法庭等题材,可满足不同类型微短剧的拍摄需求。

记者现场探访时发现,该基地有女总裁家、公司办公等多种场景,当天有多个剧组同时在拍,其中医院场景人数较多,午饭时间休息大厅几乎坐满。在拍摄基地前台,还有带两个孩子的“宝妈”前来,咨询是否招聘群演等。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该基地日均接待剧组十余个,一部短剧从开机到杀青仅需3~5天,热门场景需提前一周预约。自运营以来,已累计拍摄650部短剧,并吸引30余家版权、制作、发行企业及10余家配套服务公司落户。
房企主动拥抱短剧
将闲置物业与新兴产业结合、改造利用,这不仅是企业所愿,也是各地政府当前的政策导向。
自去年以来,郑州先后出台多份文件,全方位发力微短剧创作。其中便提到,各区、县要因地制宜,利用辖区内的古建旧厂、闲置楼宇等场所及文旅资源,积极培育至少1个5000平方米以上功能完善的微短剧拍摄基地。
嗅到政策和产业风口,有房企开始积极拥抱短剧,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
9月上旬,河南省短剧产业大会暨绿地“剧引力”短剧基地成立仪式,在郑州的绿地千玺广场举行。绿地官微文章表示,绿地在河南发展已超过20年,有多个地标项目,将充分发挥空间场景优势,打造一站式拍摄基地。
据悉,该集团旗下有绿地千玺广场、郑东绿地中心等地标,以及商业综合体、新密绿地溱水小镇等商业及住宅项目,通过对存量项目及商业空间进行内容化、场景化改造,预计每年可承载超1000部短剧的拍摄制作需求。
“在当前经济结构优化与文化消费增长背景下,短剧以其灵活、高效、广泛的特点,已成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绿地表示,助力郑州打造“短剧之都”,这是绿地积极融入区域文旅战略,助力文创产业升级的举措。
从中央政策看,自然资源部19日消息显示,《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已审议通过,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将为各地城市存量空间优化提供系统性指导。
自然资源部有关人员表示,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重点包含了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旧城镇改造、旧厂房改造、旧村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多种实践,以激活空间潜能,促进多元价值再生。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目前各地出现了多种方式的存量盘活案例,用途方面涉及到短剧这类新领域,地产物业和短剧场地需求较为契合。这实际上也启示了各地,存量资源盘活要根据老百姓的需求、依据市场诉求进行升级。
针对房企主动拥抱短剧的行为,他表示,短剧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值得肯定的,但当下市场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要真正做好这件事,既要剧本身好看,也要将相关场景打造成打卡地,形成一些附加值,同时也要与国家各类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结合。
(图片摄影:孙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