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林玉莲记者曾庆怡)在“双碳”战略目标与“AI+能源”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能源行业正迎来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近日,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纪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深度剖析行业变革趋势,并透露海尔卡奥斯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他表示,未来5年,人工智能将成为重构能源行业供需关系与价值逻辑的核心力量。
作为海尔集团依托40年制造经验,于2017年4月首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构建起用户全流程参与的体验体系。截至目前,平台估值已突破164亿元。据了解,打造行业引领的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其下一阶段的核心发展目标。
政策赋能为AI+能源落地按下“加速键”
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政策的出台,为能源行业的技术变革注入了新动力。
“长期以来,能源行业常被贴上‘傻大笨粗’的标签,客户对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存在明显门槛。”柴纪强认为,此次政策的发布相当于为“AI+能源”发展提供了官方背书,能快速扭转市场认知,让更多企业清晰看到技术赋能的价值,从根本上缩短行业对AI应用的接受周期。
海尔卡奥斯已在绿色低碳领域率先实践。目前,公司已推出行业首个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践的能碳大模型;在石油化工领域,其发布的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已助力相关企业人工与能源成本降低约10%,年降本规模达千万元级。
不过,柴纪强也坦言,从政策落地生根到真正推动能源体系实现深层次变革,并非一蹴而就。“当前行业最期待的,是后续配套资金支持与新场景开放,这既能降低企业在AI+能源领域的研发成本,也能加快技术在细分场景的落地速度,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行业发展实效。”
补全绿色低碳解决方案“最后一块拼图”
正是看准“AI+能源”的政策方向与市场潜力,海尔卡奥斯近期通过战略投资,完成了对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碳索能源”)的控股,为其绿色低碳布局再添关键一环。
为何选择战略投资而非单纯业务合作?“核心是‘能力互补’与‘生态协同’。”柴纪强给出了明确答案。
他表示,海尔卡奥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数字化平台运营方面具备深厚积累,但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关键技术能力上存在短板;而上海碳索能源作为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手握泛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客户资源——这正是海尔卡奥斯此前尚未涉猎的市场空白,还拥有能碳管理数据集、数字化控碳技术等核心资产。
通过此次控股整合,海尔卡奥斯补全了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最后一块拼图”:一方面,可直接共享上海碳索能源在泛半导体行业的客户资源,快速拓展高端制造领域市场;另一方面,将上海碳索能源的核心技术融入自身平台,再结合智慧配电、虚拟电厂等既有能力,最终形成覆盖“咨询-设计-施工-运营”全流程的零碳工厂、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实现从单一技术输出到全链条服务的升级。
打造能碳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数字化与绿色化双轨并进,两者并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面对行业变革机遇,柴纪强称,海尔卡奥斯正以“打造行业引领的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战略核心。
当下,国家对高质量数据及垂类大模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力投资数据产业,培育数据资源、技术、服务、应用、安全、基础设施等各类型数据企业。
紧跟顶层设计导向,柴纪强透露,海尔卡奥斯已与上海碳索能源达成明确规划——计划在2026年推出能碳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
事实上,海尔卡奥斯已孕育出化工、模具、装备、汽车、家电等20个行业生态,链接企业90万家,沉淀了多个行业的能碳数据资源。柴纪强表示,公司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训练可赋能能碳管理全场景的AI算法,并形成标准化智能体,为行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数据与技术支撑。
展望未来,柴纪强表示,海尔卡奥斯的绿色低碳布局将围绕两大方向推进:一方面,持续部署绿色工厂、零碳园区等全产业链产品,为各地企业绿色化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联合上海碳索能源成立的绿色低碳研究院,将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行业的深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