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社会关注。春秋假真的要来了吗?家长与学生的休假时间,又该如何平衡呢?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就在今年3月,多部门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中小学春秋假未广泛推行“卡点”在哪?
目前,中小学春秋假,没能在多数地区广泛推行,对此,有专家和家长认为,主要是因为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没有实现的原因,一个就是我们各个地方都感到学业比较紧张。第二个原因放春秋假涉及到家长,涉及到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觉得比较麻烦。
浙江舟山家长刘女士:从我的角度看,我不希望有这个假期,因为毕竟双职工家庭孩子在家里其实作业也多,也没人看护,还要管中午饭。
对此,已经在试点春秋假的地方,都有哪些探索呢?
浙江杭州:试点春秋假20年今年首开春托班

浙江杭州自2004年起,在每年4月底实施中小学春假试点,并于今年首次推出春假托管服务,为家长不能陪伴的孩子组织各种活动。杭州市蒋筑英学校的春托班,就接收了60多位学生。
春托班还专门请来校外科技辅导员,教孩子做“电子绘本”。
湖北利川:春假与清明假期相连开展配套活动
今年3月,湖北恩施利川市明确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与清明节假期相连。
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平:我们把春假放在清明节假期的后两天,给学生家庭提供出游的机会,我们还要求各学校提前与社区志愿服务部门沟通对接,开展适合中小学的系列活动,解决家长对学生放春假的一些困扰。
在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记者看到,梯间文化长廊上挂着一幅幅生动的绘画作品,全都是春假返校后,学生们完成的作品。
目前,江苏、四川等多地教育部门都表示,正在研究春秋假相关事宜。各地试点经验表明,中小学春秋假想要顺利实施,可能既要考虑学生的出行需求,也要兼顾家长的时间安排,与带薪休假等制度做好衔接,这背后,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协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