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1 13:07:00 股吧网页版
腾讯、阿里、小米入局,民间资金如何激活科研“从0到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7年资助347位科学家,每位科学家将连续5年获总计300万元奖金,“科学探索奖”是当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

  9月20日,第七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获悉,今年的50位获奖者更趋年轻,包括6位“90后”,研究领域涵盖人工视网膜光感修复、非阿贝尔任意子的产生和操控、光电赋能人工酶、火星岩石漆中寻找生命标识等,深入科技 “无人区”。

  科技部“十四五”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但从资金结构看,当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要来自中央财政,企业和社会投入相对不足。

  记者梳理发现,腾讯“科学探索奖”之外,由李彦宏、丁磊、马化腾等企业家捐赠的“未来科学大奖”、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等民间奖项已持续多年;去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史上首次接受社会捐赠,来自小米,总额达1亿元。

  基础研究往往不确定性大、失败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如何引导更多企业“敢投”?从顶层设计到一众头部企业的积极实践,一条民间资金激活“从0到1”基础科研的新路径正在显现。

  7年资助347位青年科学家

  设立于2018年的“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公益奖项,也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每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纵观今年的获奖名单,50位青年科学家中,13位为年轻科学家(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还包括6位“90后”。

  年轻获奖者大幅增加,与今年新设置的“新星名额”有关。2025年,“科学探索奖”在每个资助领域提供1个“新星名额”机会,在满足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下,该名额专门用于奖励年轻科学家。

  “对许多年轻老师来说,我们只是想在理想的环境下,少一点suffer的时间,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90后”获奖者毛亚飞说。

  从研究领域看,今年获奖者的研究涵盖人工视网膜光感修复、非阿贝尔任意子的产生和操控、光电赋能人工酶、火星岩石漆中寻找生命标识、植物生长素的分秒级调控、神经性耳聋药物研发、可信视觉计算、载人密闭空间二氧化碳转化应用、星球移动探测机器人、海底隧道缝养灾变防控等一系列前沿领域,更加聚焦原始创新,呼应国家重大需求。

  例如,毛亚飞从事灵长类演化医学研究,通过解析灵长类基因组,更好地理解人类演化历程、谱系特有性状形成以及疾病发生的生物学机制;福建农林大学获奖人徐通达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在细胞外的“对讲机系统”,为解决农业领域重大问题(粮食安全、抗逆育种等)提供了新思路和突破口。

  然而,越是前沿、原创的研究领域,越需要“坐冷板凳”的耐心和勇气,这对青年科学家犹具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主席潘建伟谈到,就像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仅26岁,许多重大科研成果都来自年轻科学家的创新活力,“但将不同年龄科学家放在同一条标准线上比较,年轻科学家在积累上确实不占优势。”

  “不以商业回报为目的,我们希望探索一条民间资金和民营企业资助基础科研的新路。”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民间资金更具宽容度、灵活性,将成为国家科技投入的有益补充,给予青年科学家更多保障,把握他们最具爆发力的年纪。

  据腾讯统计,过去7年“科学探索奖”已资助347位科学家。在获奖当年及以后,有11人的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在《细胞》《自然》《科学》等全球顶刊上发表论文超40篇。

  形成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格局

  9月18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发布会透露,近五年我国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的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但另一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世杰等人撰文指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资金占比较低;从支持方式看,我国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力度不足,竞争性项目资助是主流方式,尚不适应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持续积累的客观规律。

  近年来,腾讯、阿里、小米等头部企业纷纷入局,以社会资金的灵活性、长期性破解“从0到1”的经费难题。

  与“科学探索奖”名气相当,“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据了解,“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2016年至今共评选出46位获奖者。

  2018年,阿里巴巴宣布设立“达摩院青橙奖”,旨在发掘和帮助更多对科技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的35岁以下中国青年科学家,每人将获得可自由支配的100万元奖金。截至2024年,青橙奖已成功举办7届,发掘超过170名新锐青年科学家。

  去年3月,小米公益基金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备受关注的是,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历史上首次接受社会捐赠,金额达1亿元。

  此外,小米设立了“小米奖助学金”“小米青年学者”项目。前者支持品学兼优和家境困难学生,项目规划捐赠5亿元,覆盖全国100所“双一流”高校,预计资助学生70200人;后者面向计算机、电子、通讯、基础学科等领域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项目规划捐赠5亿元,计划覆盖100所高校。

  大企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顶层设计也持续完善,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注入基础研究。

  例如,2022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也明确,鼓励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以联合资助的模式投入资金,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投入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