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05:53:30 股吧网页版
以体系化防御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孙丽朝

  在数字化浪潮下,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的关键场域。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更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切身权益。

  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如期举行,既集中展现了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显著成效,也为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宏观架构不断强化,网络治理水平、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线不断升级。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9.7%,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构建体系化防御格局、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成为守护国家发展、保障民众权益的必然选择。

  体系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网络安全防线持续加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论断,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以来,我国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单点防御”向“系统防控”加速转型。

  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明确提出,要深刻把握网络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网络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系统思维,加强信息互通和工作衔接,将有关资源力量进行系统整合、统一调度,加强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打造体系化安全防护优势。要强化重点防护,统筹做好风险应对,完善应急预案、拓展应急手段、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韧性,切实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法治保障是网络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我国逐步搭建起“法律法规为基、技术防御为盾、严格监管为纲”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在法治层面,《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形成覆盖网络空间各领域的法律框架,为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在技术与监管层面,中央网信办推动资源整合与统一调度,强化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重点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韧性,同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完善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防范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

  执法重拳持续发力,守护民众信息安全。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紧盯信息获取、信息倒卖、信息使用等关键环节,有力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全年共侦破相关案件7000余起,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

  2025年3月,公安部公布了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起典型案例。在甘肃张掖公安机关侦破的“1·2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张掖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2023年2月以来,以李某飞为首的犯罪团伙勾结快递行业工作人员,利用技术手段窃取快递订单相关个人信息,并出售牟利。2024年3月,张掖公安机关依法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明涉案金额300余万元。公安部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群打击,共打掉犯罪团伙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5名,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我国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坚定决心。

  精准施策破难题直面网络安全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全面渗透,加速驱动生产生活环境变革,越来越多的活动在网络空间开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数据也在网络空间存储和流动,网络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演进带来新型安全风险增多;二是网络攻击的手段升级,防御难度加大;三是内部威胁增多,比如数据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导致数据流失;四是部分领域安全设施和应用发展脱节。

  其中,数据安全成为网络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安全风险也与日俱增,强化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在撰文中指出,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数据泄露、窃取等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程序(App)成为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主要载体,部分App超范围收集、强制授权、过度索权,严重侵犯个人权益。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从政策与实践层面双向发力、精准破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的要求,为数据安全工作划定方向。实践中,盘和林建议,提升数据安全要靠技术创新和体系化防护,如构建“端—网—云—数—服”一体化防护体系。此外,数据企业要加强数据权限管理,政府层面法规政策要紧跟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监管机构要定期对企业网络安全进行抽检。

  网络安全是动态的、发展的,维护网络安全永远在路上。当前,数字技术迭代加速,网络安全风险不断演变,更需凝聚“网络安全靠人民”的共识,形成国家主导、企业履责、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在法律法规完善、技术防御升级、重点领域防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仍需以体系化思维筑牢防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