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9 16:59:10 股吧网页版
三部门:推动完成玩具、儿童手表等10项强制性国标制修订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申佳平)轻工业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头连着千企万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将完成玩具、儿童手表、智能锁具、家用燃气灶具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轻工业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压舱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利润1.5万亿元,带动就业1792万人,分别占规上制造业的27.4%、16.7%、20.2%和24.2%。全行业出口925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9%。

  《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工作方案》部署了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供给。加快产品创新。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细分人群、区域、行业和年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分析消费者需求,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和特色供给。通过“链长制”“揭榜挂帅”等举措,加速智能家电、生物制造、高端自行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发布家电、造纸、照明电器、洗涤用品、食品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引领产品创新。在皮革、自行车、工艺美术、玩具、老年用品等领域征集新型设计案例并向社会发布,促进文化和设计赋能,开发契合品牌定位和消费者喜好的创意产品。

  加强质量保障。开展重点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强制性国家标准“红底线”作用,推动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平稳有序过渡,完成玩具、儿童手表、智能锁具、家用燃气灶具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加强质量品牌、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标准供给,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优化提升轻工标准体系。建立老年用品、智能家居产业标准体系,引导产业规范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品质育儿与产品质量安全行动,普及哺育、出行、玩耍、教育类婴童用品。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加快家电、缝制机械、照明电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带动产品、服务、装备“走出去”。加快适用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化水平,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在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严格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规范产品标识,便于消费者查询。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支持轻工领域企业持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支持举办质量管理创新活动,征集遴选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案例,促进提升行业质量竞争力。

  加力品牌培育。组织开展家电、家具、化妆品、鞋靴、箱包、运动器材、老年用品、婴童用品、制笔等领域品牌培育工作,择优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加强建设成效宣传和展播,支持有关品牌参加国内国际重要展览展示活动,支持“名品下乡”“方阵出海”。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强化高端产品和品牌培育,举办升级创新产品成果发布会,利用媒体矩阵拓展传播途径和销售渠道。

  二是助力扩大消费。促进扩大传统消费。落实好现有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大绿色低碳、智能健康、适老宜小产品研发推广,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加强高能效、智能化、嵌入式、套系化家电产品供给,推广全屋定制、局部翻新、适老化改造等换新模式,带动家电家居消费。分批公告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提升产品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围绕健康、养老、育幼、家居、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增加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功能家具、智能安防、多场景照明系统、智能影音娱乐、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供给。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护理用品等急需产品。持续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适时评估并动态调整,利用适老化改造支持政策等加大优质产品推广力度。发展健康与营养类婴童食品、多功能与便携性户外产品、益智类玩具与教育产品等品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运动食品、老年食品、健康食品、即食食品等功能性产品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发布优秀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目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满足冰雪竞技与旅游需要。

  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打通消费和生产环节,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在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研发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产品,形成一批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和标杆应用案例。在电池、日化、生物制造等领域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中试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在旅游体验基地及特色村镇街区打造工艺美术创意基地,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培育一批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体验中心,拓展多场景体验和增值服务。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举办“三品”全国行活动,通过专场促销、专业巡展等方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广轻工优质优价、质优价廉产品。用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吃货节”等扩消费活动平台,联动线上线下激发消费潜力。支持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皮革、玩具和婴童用品、塑料制品、自行车、缝制机械、工艺美术、乐器、食品等重点领域以市场化方式举办展会,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开展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促进内外贸渠道、品牌、标准有效对接。

  三是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优化贸易结构。支持家电、家具、皮革、照明、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电动自行车、五金制品、家具等行业加强与东南亚、非洲、西亚及中东等地贸易投资合作。鼓励工艺美术、陶瓷、茶、白酒、黄酒等骨干企业海外创牌,带动中国历史经典产业“走出去”。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非理性价格竞争,鼓励出口企业在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方面开展良性竞争,积极应对外贸风险,防止“内卷外化”。

  发展外贸新模式。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优化商品品类,增加商品附加值,大力开展海外营销推广。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培育品牌,帮助更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参与国际贸易。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服务,更好满足轻工企业汇率避险需求,助力轻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强化公共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信息、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服务,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制定差异化策略,形成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持续开展国际贸易规则和形势研究,借助政府各双边多边合作平台以及行业组织等渠道加强与相关贸易伙伴对接,助力轻工企业更好适应出口目的地市场环境。做好出口商品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助力轻工企业在优惠贸易协定伙伴方享受关税减让。加强贸易风险研判,指导企业、行业做好应对预案。

  四是优化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家电、电池、家具等领域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树立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先进典范。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协作平台,强化与中小企业在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融通发展。面向未来重大消费需求,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生物制造等领域推动建立跨行业、跨学科交流机制,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效率。实施重点产业链质量强链,发挥基础设施对产业建圈强链的支持作用。

  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从传统经典、先进制造、专精特新等角度分批打造轻工业特色产区,加强分类培育和管理。支持智能家电、泛家居等重点产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加快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鼓励并支持举办绿色家居、生物制造、食品、皮革等领域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带动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激发东北地区企业活力,巩固提升传统优势轻工产业。在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轻工产业。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及相关行业规范条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技术落后、附加值低、安全隐患大的低效产能,提升符合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产能。

  强化稳企助企。借助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支持轻工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模式,支持轻工企业发展。在家电、酒、乳制品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在电池、生物制造、高性能塑料、特种纸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行业组织开展百强企业培育。依托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实施“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面向轻工中小企业强化政策宣讲、供需对接、数字赋能、品牌提升等服务。

  五是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实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锚定2027年阶段性目标,聚焦家电、家具、制鞋、日用化学品等重点?业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设计等“小快轻准”适配方案。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结合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分行业打造服务商资源池。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召开数字化转型现场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优秀成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面向轻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支持“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实施。

  促进绿色化发展。建立涵盖产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多维度的严格绿色标准体系,强化企业绿色生产责任,支持建设一批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标杆。聚焦皮革、造纸等重点行业,推动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研究,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先进工艺设备,加大低污染可回收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引导企业在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水溶性薄膜、水性油墨、水基型清洗剂等方面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基降解材料制品。积极参加国际公约谈判,推动塑料包装、纸包装等产品绿色循环发展。引导轻工重点行业完善产品碳足迹和能效等标准,强化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与智能产品研发,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工作方案》的宣贯工作,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通过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等系列举措稳住轻工业基本盘,巩固拓展轻工业优势地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