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大的港股车企IPO即将启航。
9月17日,奇瑞汽车(股票代码:9973.HK)正式启动招股,宣布计划发行约2.97亿股H股,定价区间为27.75至30.75港元,预计募资规模最高可达91.45亿港元,预计净募资额84.41亿元(按发售价范围中位数计算,且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根据预期时间表,定价拟于9月23日完成;9月25日,奇瑞汽车将正式登陆港交所。
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这家芜湖起步的自主汽车品牌,终将在国际资本市场展露头角。业内专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奇瑞汽车目前主营业务表现出色,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处于上升阶段,通过港股上市,奇瑞汽车有望开启发展新篇。
财务数据亮眼
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芜湖。作为一家乘用车公司,奇瑞汽车主营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多样化且不断拓展的乘用车产品组合,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
近年来,紧跟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汽车发展、全球化布局浪潮的奇瑞汽车,经营业绩表现亮眼。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国内销量及海外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65%,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9%,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5%,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5%。
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充分印证在财务数据之中。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奇瑞汽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82.23亿元,净利润47.26亿元。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奇瑞汽车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的悄然变化。在新能源转型方面,以燃油车起家的奇瑞正在加速赶超,2024年其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65%,达到58.36万辆;在出口方面,奇瑞汽车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领先。
以Omoda、Jaecoo为代表的两大系列车型受到欧洲市场欢迎。Jaecoo7于2025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CATC国际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上,获得中国第一张“中欧碳足迹数据互认”车型证书。2025年1至7月,奇瑞在欧洲市场销量接近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9倍。奇瑞新能源车型(PHEV、BEV)占奇瑞在欧洲销量的比重超过32%。
当前,根据不同品牌定位、出行风格和审美认知,奇瑞汽车旗下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已经覆盖燃油车、新能源车等不同动力类型的细分赛道。凭借差异化布局的产品策略,奇瑞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突出。
电动化、智能化提速
面对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新能源汽车占比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在2024年10月举行的奇瑞科技日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智能化是奇瑞2025年的发展目标,奇瑞会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一样,将智能化、AI作为下一个20年乃至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并且已做一系列布局,必须进入行业头部。
在智能化布局方面,2025年5月底,奇瑞汽车宣布整合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新成立的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数字架构等研发模块,完成“硬件-算法-数据-软件-生态-场景”全链路闭环,形成高效协同、快速迭代的创新智能化研发体系,推动智能化技术创新成果加快量产落地。
“瑶光2025”则是奇瑞布局新能源赛道的核心战略。经过两年的积累和探索,奇瑞在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猎鹰智能辅助驾驶和银河生态五大技术领域全面进阶,实现了鲲鹏电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舱大模型、飞行汽车、云台智能底盘2.0等超过10项重点技术突破,构建起奇瑞高质量技术的价值创新链。
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计划在港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研发未来1至3年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其中20%的净募资款项将用于发展和扩充新能源汽车产品。此外,奇瑞汽车还计划研发包括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汽车架构的下一代汽车及辅助驾驶等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并扩大海外产能,加强国际市场布局。
2024年,奇瑞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65%。奇瑞汽车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研发理念,加大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和优秀人才引进,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建智能汽车生态圈。
圆梦上市之路
20世纪90年代末,芜湖市时任领导三顾茅庐,将尹同跃从一汽带回芜湖。资金不足、技术匮乏,8个工程师、“一间小草房”,奇瑞汽车开启了“拓荒”之路。从“为外国人做事”到“做外国人的事”,奇瑞在成立之初就定下发展策略:国内市场主攻性价比,国际市场提前布局。
2025年1月,奇瑞汽车完成股权重组,将奇瑞控股42.32%的股权下沉分配。招股书显示,在下沉之前,奇瑞控股一直是奇瑞汽车的控股股东,自2025年1月20日下沉完成后,奇瑞控股不再持有奇瑞汽车任何股份。截至发行日前,公司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股东包括国有企业和外部民营资本等。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的《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显示,本次上市,公司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IPO奇瑞汽车引入了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HHLR Advisors等13名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其中,国资基金璟泉善瑞通过JSC认购14.80亿港元,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黄山市国资委、合肥市国资委、A股上市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等也通过旗下投资公司参与认购。
奇瑞上市之路终将圆梦。至此,业内公认的销量靠前五大自主车企(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即将全部上市成功。在资本市场上,这家具备多样化品牌矩阵、强大研发能力、突出全球化布局、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圈及高效管理团队等竞争优势的老牌车企将表现如何?我们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