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联合江苏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2025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作为全国首个以系统化、长期化方式跟踪评估各省市碳中和战略进展的权威指数,自2021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成果已连续五年向社会公布,全面呈现了我国在“双碳”战略引领下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也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阶段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采用了首创的“5+N”评估体系,今年的指数在之前的“五力”驱动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更加突出环境治理、绿色金融与农业绿色保障等领域,反映出“双碳”工作正由单一减排走向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国“双碳”战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全面构建,到能源结构、产业体系和治理模式的全面绿色化转型,绿色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本次指数发布,不仅是对“十四五”时期的系统评估,也印证了我国绿色转型步伐的坚实有力。
结果显示,浙江、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在双碳转型中持续发挥着引领示范效应。深圳、广州、杭州、长沙、青岛等城市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方面表现突出。但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碳中和发展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产业依赖、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亟需通过绿色化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来增强发展后劲。
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席经济学家孙传旺教授表示,五年来,各地方因地制宜,在能源结构优化、绿色产业转型、治理机制完善和低碳金融创新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对比中也看出,某些地方仍面临顶层政策支持不足、高碳产业转型压力大、低碳技术创新的产业落地难度大等困境与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政策设计、完善市场化机制、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开放协调,确保“双碳”目标高效落实。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连续五年的研究,不仅见证了“十四五”我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巨大变革,更将为“十五五”碳达峰目标的达成提供重要的探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