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万,我还是从字节离职了”“大厂离职,我的生活重启了”……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有关“大厂离职”的内容层出不穷,吸引大量关注。但近日,长沙市开福区法院公布的一则判决书,揭开了“大厂离职赛道”背后的虚假引流产业链。
“字节高管离职收徒”
一公司引流卖课被起诉
判决书显示,被告长沙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推广自身培训课程,指使员工在小红书平台发布多篇笔记。
其中两篇笔记标题为“再见字节,月薪4万离职了”。笔记里虚构就职经历“字节数分主管工作8年”,最后以“招收学员学习计算机技能”为由,将用户引流至微信,推销其开设的售价7880元的Python系统培训课程。
随后,抖音视界有限公司将上述公司告上法庭,称其有意借助字节的市场影响力,恶意攀附,致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长沙市开福区法院认为,被告以营利为目的发布“字节跳动离职员工”引流信息,利用原告作为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力,获取潜在的竞争性利益,两者之间构成竞争关系。
此外,被告明知其员工不存在字节就职经历的情况下,虚构员工就职背景,利用原告作为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力获得网络流量,误导消费者对其专业能力、经验产生信任,属于对服务提供者资质的虚假陈述。被告的行为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在媒体上刊登消除影响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万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法院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该判决现已生效。
“大厂离职”成流量密码
背后是卖课、培训产业链
9月15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也在微博发声:“过去一段时间,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了很多‘字节离职员工’的帖子,基本都是‘月薪X万离开字节’这样的标题,再配上字节跳动的LOGO背景墙或者工卡照片。”
李亮称,这些帖子吸引了很多的流量,不知不觉似乎营造了一个社媒上的“字节离职赛道”。
但公司调查之后发现,很多类似的帖子实际上作者从未在字节跳动工作,背后是一些培训机构在借大厂名义引流卖课。“这当中,部分机构反复发布此类虚假帖子,无奈之下,公司起诉了其中比较猖獗的一家,最近获得了法院的判决,认定这些行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李亮表示。
尽管有司法判决在前,但类似的引流内容在多个平台仍存在。
红星资本局在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发现,“大厂离职”的话题浏览量已经超过5200万,讨论量超过20.5万。这些话题关联的,不乏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知名互联网大厂。

图片来自小红书App
可以看出,一张工牌照片、互联网大厂LOGO,再配上“离职”文案,已然成为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有业内声音认为,“大厂离职”内容之所以能形成赛道,是因为它精准击中了当代年轻职场人的情绪缺口:一方面是对大厂工作的好奇,另一方面是对改变现状、实现职业自由的渴望。但这些内容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焦虑营销,最终通过卖课、培训等方式进行流量变现。
李亮提醒网友称,注意对网上的信息加强鉴别,你看到的“大厂离职”“大厂内幕”不一定是真的。
马栏山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助理陈慧也提醒广大公众,在选择课程服务时务必审慎核实宣传信息与讲师背景,提高防范意识,警惕那些过于完美的“人设”和捷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