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18日电 18日,记者从部分沪市大消费公司处了解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消费旺季,公司纷纷创新,重场景、重体验,实现“有趣有料”向“有流量有创收”的转化。今年以来,沪市公司用有效供给对接消费“真实需求”,助力培育消费新“增长极”。
近年来,消费促进政策持续出台,以旧换新、消费券、旅游补贴等举措密集落地,有效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消费市场的回暖势头明显。
在汽车领域,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沪市上市公司通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的“双轮驱动”,实现销量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上汽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技术加快落地,带动公司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保持领先地位。
挖掘更新、更细的消费需求,培育新的“增长极”,成为2025年上半年沪市食品饮料公司的经营“密码”。海天味业、东鹏饮料、恒顺醋业等公司均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文旅类公司则主打“观光型”向“体验型”的升级。祥源文旅近期联动旗下大黄山、大湘西、大南岭等核心区域景区,重磅推出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公司力图通过多元场景构建与深度体验设计,为游客打造了秋日出行的“沉浸式盛宴”,推动产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升级,引领国民秋日文旅消费新潮流。
“文商旅”融合则成为另一大亮点。百联股份探索“商圈+文旅+夜经济”的综合消费模式,2025年上半年在上海、杭州等地推出多项沉浸式夜间演艺活动。沪市文商旅企业在供给侧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了居民“体验式”“互动式”新需求。
总体来看,从汽车到消费、文旅,沪市上市公司在供给端持续创新,以绿色、文化、智能、沉浸等为新切入点,对接居民真实需求,推动消费市场不断培育出多元化“增长极”。政策的持续托底与企业的积极创新,共同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活力。未来,随着政策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加速恢复、文商旅深度融合,消费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培育出更具质量和韧性的消费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