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其任期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在当日举行的记者会上,李家超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香港将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积极争取更多国际机构落户香港,包括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另外,将推动AI(人工智能)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促进AI与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
施政报告涉及不少与香港金融和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产业相关的内容。施政报告发布后,香港交易所、香港证监会、数码港、香港科技大学以及众多香港金融机构迅速对该报告进行回应。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将有助于香港市场进一步丰富在证券、固定收益和货币、商品及碳市场等领域的产品种类,推动市场多元发展。“我们期待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业务伙伴、监管机构和其他持份者紧密合作,大力推动市场的互联互通,携手构建更具活力、面向未来的市场。”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称,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重要举措,不仅是香港发展的长远布局,更是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和扩大顶尖人才库的关键策略,意义深远。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启动后,内地买家推动香港豪宅交易量上升
香港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启动“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旨在进一步丰富人才库及吸引更多新资金落户香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目前最多只算入1000万港元。
孖士打律师行合伙人黄宇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计划推出后的一年多以来,根据媒体报道以及其处理不同物业交易的经验,孖士打律师行留意到,豪宅市场的成交量显著上升,而此增长很大程度由内地买家所推动。
最新的施政报告提出,香港特区政府会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具体包括,如果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如果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对于这一优化,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往计划投资于住宅物业的成交价需要在5000万港元或以上,门槛相对较高。现在香港特区政府优化计划及降低门槛,预计可进一步引进更多人才,并吸引更多新资金落户香港,为香港创造更多商机及投资机会。
去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还放宽所有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不论物业价值及是否自用,按揭成数上限一律调整至七成。曹德明指出,自放宽按揭措施推出以来,豪宅物业买家顶格申请七成按揭(即按政策上限贷款)的比例显著增加。经络按揭转介研究部数据显示,在今年通过其公司申请房贷、购买价值3000万港元或以上豪宅的非本地买家中,有35%的人都按照七成的上限顶格申请了贷款。
曹德明认为,此次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门槛,配合去年放宽按揭成数及“撤辣”等楼按措施,预计可进一步带动豪宅以及非住宅物业的交投,将对整体物业及按揭市场带来提振作用。
普华永道中国南部私人客户及家族企业税务主管合伙人王晓彦则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将住宅物业投资的成交价门槛下调,此举应最受潜在投资者欢迎。施政报告还提出在维持物业成交价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提升购买非住宅物业的可算入额,普华永道方面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可考虑同等放宽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的限制。
业内建议分阶段延长港股交易时段,推出海外公司上市专线
在施政报告中,李家超提到,香港特区政府会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体来说,施政报告中有关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建议不仅精准契合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更紧扣全球资本市场高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顺应当前全球财富东移及南方经济实力崛起的大势,有助于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全球资本与内地市场的双向流动注入更强动能。
欧振兴补充道,德勤方面亦对香港特区政府提出深化资本市场及提升流动性的建议,包括:分阶段延长港股交易时段,便利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短期减免人民币柜台交易买卖印花税,以提升港股对人民币投资者的吸引力;推出海外公司上市专线,便利东盟等全球南方市场企业来港融资;通过税务优化政策,吸引国际企业来港进行双重上市。
罗兵咸永道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黄金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罗兵咸永道亦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上市首选地,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和持续增长。“我们深信,这一系列举措将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地位,促进香港与全球市场紧密融合。”
香港证监会方面表示:“施政报告强化股票市场和优化上市制度的建议措施,将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首选上市地的地位。与此同时,将人民币柜台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沪深港通的建议,有助于深化香港与内地市场的联系。在创新方面,有关扩展向专业投资者提供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类型的建议,有望促进香港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发展。这些措施与香港证监会的策略重点高度一致。”
施政报告其中的一项重点,是通过多项措施进一步发展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香港证监会认为,相关措施将为香港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注入强心针,并提升其对环球投资者的吸引力。
据悉,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正紧密合作,制订全面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路线图,并将于9月25日合办的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探讨新机遇。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表示,施政报告中包括多项涵盖一级和二级市场以及跨资产类别的举措,将有助于推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宽香港的金融生态圈。“未来期待与香港特区政府及所有持份者继续合作,共同提升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