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8 04:26:20 股吧网页版
微言|预制菜引发的真正不确定性是什么
来源:上观新闻

  80后是夹缝中的一代。在家里被说“你怎么烧个饭也烧不利索”,可转念一想:啊,你怎么不说当年岁月缓、负担轻,没有“996”?

  中国人喜欢吃一口新鲜的、热气的、现炒的。中餐的口味碾压“白人饭”,这是无疑的。问题是费时间。做饭不仅是“炒菜”这一步,从计划今天吃什么开始,买汰烧一套下来,真正做菜的时间反而是最短的。对,现在还要加上干湿垃圾分类的时间,耗时又耗力。

  时代在变化。以前一个家庭可能是五口人,要做一桌子菜,那是天大的事。现在一家常是三个人,甚至两个人,连饭点都可能各自错开的,“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在家庭原子化的背景下,做饭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花了大量时间,却只满足少数人需求,性价比实在不高。

  有一种论调,“白人饭”有一点好,省事是真省事,省时也是真省时。毕竟惠灵顿牛排这种精致餐食也不是天天吃的,大多数时候就是两个面包夹芝士,简单便捷。把吃饭的时间省下来,可以娱乐、创新,或是思考人生上。活到这个年纪,反倒觉得这种“高效饮食”多少有点道理。

  所以,在这个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我觉得预制菜挺好的。当然不包括那种又贵又难吃,还要标榜自己“不是预制菜”的产品。把做饭省出来的精力投入其他事务,去拉动消费,不好嘛?你看,很多人花费大几万块去练瑜伽、健身,都不带眨眼的。可去菜市场讨价还价,能拉动的消费又有几块钱?

  从舆论和政策导向来看,预制菜的未来是确定的。要是想吃口新鲜的,无非是多一种选择——要么请上三楼包间享受定制餐食,要么走进一楼的普罗大众大食堂。我们连胶囊食品都可以接受,预制菜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生活自会让我们逐渐适应这种新的饮食方式,而且讨论预制菜的安全性时,不能脱离人体正常代谢去谈所谓“毒性”,这才是客观的态度。

  那么不确定的是什么呢。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省出做饭的时间用来自我实现,无论从经济还是社会的角度看,这都是一种长期主义的选择。马克思也强调人的个性解放和个体自由全面发展,这恰好与之契合。可现实的情况下,做饭省下来的这点时间,会不会被挤压成更长的工作时间,让“996”变成“007”?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问题。

  所以,我们究竟是想成为围着灶台打转的家庭劳动者,抑或工业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还是不断提升自己寻找更多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机会?这些选择的背后,藏着我们对生活方式的深层思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