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7 22:24:00 股吧网页版
选取50城开展试点,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涌现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祝嫣然

  服务消费已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商务部等9部门9月16日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从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等五方面提出19条具体举措。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文件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提出了一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主要体现为“三个坚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

  选择50个左右试点城市

  当前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新技术、新需求不断涌现,消费领域的创新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政策措施》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表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往往具有较强辐射性和跨区域性,一个成功的消费场景,既能促进本地文旅、交通、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又能带动周边消费。试点城市通过场景创新、模式迭代、业态升级,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消费资源整合,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的模式,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孔德军称,下一步,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活力进一步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服务供给提质扩容

  扩大服务消费不仅需要激发需求,也需要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供给。

  今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消费品质提升等七大行动,包含促进服务消费品质升级的多方面举措,比如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表示,将重点从三个方面促进服务供给提质扩容:推动企业向“新”,激发创新动能;推动行业向“优”,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市场向“活”,营造良好环境。

  吴越涛介绍,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赋能大中小各类服务企业。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鼓励企业打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体验、挖掘消费新需求。依托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支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增加高技能服务人才供给。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消费者更放心。

  增加优质文旅产品

  今年以来,各地文旅场景推陈出新,融合业态精彩不断。《政策措施》提到,培育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世界文化遗产、文博场馆、非遗机构、历史文化名城,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发布会上表示,文化和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逐渐成为主导型消费。在刚刚闭幕的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文旅部举办了文商旅融合、沉浸式文旅两场交流活动,以及国潮文创、文旅项目综合运营、海外旅行商、数智文旅、文旅装备与旅游产品等5场交易洽谈活动,现场签约8.1亿元。同时,还举办了旅游项目的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额达232.8亿元。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将转化为市场的新供给。”缪沐阳表示,将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提高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发展水平,改善旅游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开展“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推出一批非遗好物,培育非遗消费新热点。打造中国时尚产业盛典这一平台,推动高水平开发国潮时尚产品。

  在扩大入境游方面,文旅部我们将持续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广及“欢乐春节”等活动,提高优质文旅资源的海外知名度和吸引力。落实好离境退税政策,推动在境外游客集聚区域增设退税商店,增加非遗产品、文创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供给,推广“即买即退”措施,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华旅游、购物。最近文旅部指导有关出行平台上线文旅场景退税商店的位置信息,目前已在上海率先投入应用。

  强化金融支持

  《政策措施》明确,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可持续支持服务消费。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服务消费经营主体特点和融资需求,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集聚区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创新支持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消费领域,从供需两端特别是从供给端发力,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要多630亿元。

  杨虹介绍,人民银行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拓宽资金来源,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推动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盘活信贷存量,推动融资成本下降。今年1~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下阶段,人民银行将与商务、发改、文旅、财政等抓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切实将政策实惠传导至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