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7日电(记者翟卓、丁雅雯)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前8个月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8%,退税销售额增长98%;截至8月末,全国离境退税商店超过1万家,是2024年底的3倍......
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入境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从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发力,持续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具体来看,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用好现有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入境免签政策。印发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支持提升来华观光旅游、就医康养、留学研学等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链条梳理堵点卡点,推动更多商店成为退税商店,推动实现“即买即退”异地互认,让离境退税新举措成为入境消费新助力。
二是不断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商务部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充分挖掘文化和美食资源。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便利化水平,支持住宿与旅游、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三是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据介绍,近期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希望通过丰富优质供给、优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不断提升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竞争性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5个左右的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补齐消费环境中的短板弱项,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盛秋平说。
四是持续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指导地方聚焦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商务部将充分利用下半年展会契机,通过展会平台创新消费场景。持续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鼓励地方举办国潮国风、非遗体验等特色活动,积极培育房车露营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外国朋友消费体验。
盛秋平表示,从离境退税的“小切口”到免签政策“大舞台”,从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到消费环境的“国际化”,商务部将努力让全球消费者来得更方便、游得更舒心、买得更实惠,感受更加开放包容、多元创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