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独立性风暴暗流涌动。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就法院阻止撤换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的裁决提出上诉。此前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前将理事莉萨·库克撤职。
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于16日宣誓就职,火速参与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他与库克共处美联储会议桌的同一个角落,两人之间仅隔着1名理事。
而到了明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卸任,特朗普将通过提名新任主席对美联储施加更大影响。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对记者分析称,尽管美联储主席在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中对货币政策决议只有一票,在形式上与其他委员一致,但作为美联储的核心人物,其无论是在对内设置会议议程与引导讨论,还是在对外沟通表态上,均能对货币政策整体风向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鲍威尔任期即将于2026年5月到期,因此选择一位更加鸽派的主席候选人成为了特朗普目前对美联储独立性干预最直接的手段。
从种种迹象来看,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才刚开始,一场更大的风暴或在酝酿。
罢免库克事件争议重重
特朗普政府罢免库克一案被视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关键考验,这涉及美国政府是否因政策分歧或未经证实的指控撤换美联储高层,引发了巨大争议。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开达对记者表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本次特朗普试图直接解雇理事,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里程碑意义。从事实层面出发,本次罢免美联储理事的核心争议在于两个方面。从程序层面上看,特朗普罢免库克的做法将面临一些法律层面的挑战和质疑。从证据层面上看,目前特朗普针对库克的指控本身尚未经法庭证实。
与此同时,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也推升了通胀风险。芦哲提醒,美国通胀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后逐步回落,近期又有所抬头,同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令美国面临二次通胀的风险。因此,若未来“对等关税”的通胀压力逐步传导至美国消费者,且新上任的美联储选择与特朗普“步调一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则美国很可能重现1970年代“大滞胀”时期的通胀变化路径。
随着美国“对等关税”第二阶段的政策蓝图和实际利率水平逐渐清晰,其对微观实体经济的价格传导或许才刚开始显现。吴开达警告称,如果货币政策这一传统经济手段中压制通胀的最有效手段因美联储的独立性受损,或进一步放大美国经济后续进入“再通胀”的可能。
最终这也会出现反噬效应。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城堡投资(Citade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肯·格里芬指出,拜登政府时期失控的通胀使民主党在2024年大选中损失惨重。特朗普及其政府理所当然地将控制通胀作为优先事项,较低的通胀自然会推动较低的利率,但破坏美联储独立性的言论和行动可能会加剧通胀和长期利率的上升。
美国总统公开批评美联储、建议解雇理事,并向央行施压,要求其对通胀采取更为宽松的立场,肯·格里芬认为这些策略的代价是高昂的,提高了通胀预期,增加了市场风险溢价,并削弱了投资者对美国机构的信心。
美联储独立性遭全方位考验
与特朗普1.0的口头批评不同,如今美联储独立性面临多方面冲击。
芦哲分析称,特朗普将主要通过对FOMC中的三大关键职位人选(美联储主席、理事会成员和地区联储主席)的控制实现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首先,在鲍威尔任期即将结束之际,特朗普将利用《联邦储备法》赋予的权利,提名一位新的鸽派主席以重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风向;其次,特朗普将利用现有美联储理事的辞职和法律纠纷,将理事会成员逐步替换成“自己人”,确保理事会的多数成员听命于自己,从而实现对部分利率工具的掌控。最后,在控制理事会的前提下,特朗普将逐步干预地方联储主席的人选,从而实现对整个FOMC人员结构的重塑,令之后FOMC做出的货币政策决议更加符合自己的鸽派偏好。
Principal资产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师Seema Shah认为,尽管劳动力需求正在放缓,但当前的衰退风险依然有限。假如美联储此时降息50个基点,那更像是出于政治压力,而非经济必要。相较之下,温和的25个基点降息才是更恰当的选择,它既能让美联储领先于经济放缓,又不会对初步的压力迹象反应过度。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或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加鸽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2026年美联储的降息幅度或在特朗普的干预下超过当前市场定价,芦哲预计,政策利率区间或因此来到2.75%~3%,低于今年6月点阵图指引中3%的中性利率水平。这也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将进入宽松区间,低利率对金融条件的放松或令美国经济周期从软着陆切换至温和扩张。
不过,从地区联储主席的角度看,2026年仍需关注轮值票委“鹰派转向”的情形。吴开达分析称,2026年加入轮值的4名地区联储主席中,费城联储主席哈克曾表示坚持2%通胀的既定计划;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曾表示,9月份降息的理由很难成立;达拉斯联储行长洛根表示,美联储需要更长时间保持利率以冷却通胀,三人均偏向鹰派;仅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卡什卡里立场相对温和。届时4名轮值票委中鹰派占比升至3席,即便永久票委的立场多数偏向特朗普,也需在“激进降息”议题上与轮值票委妥协,政策宽松力度或将收敛。
市场冲击几何?
随着美联储独立性遭遇挑战,市场也面临不小冲击。
在联博基金固收及多资产市场策略负责人骥宇看来,特朗普试图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即便该案后续仍有诸多变数,但美联储独立性此次遭遇百年未有的挑战,或使得投资者对美元资产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日历效应也显示,9月超长期美国国债利率上行概率更高。基于此,短期来看,与货币政策更加相关的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长端利率下行幅度更慢,甚至可能上行,导致美债利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
芦哲分析称,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不仅影响的是市场降息预期,还将对当前美元体系的信用造成冲击。由于美联储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因此长期通胀预期也被锚定在该水平附近,而美联储独立性保障了利率路径的可预测性。但当特朗普出于政治目的试图刻意压低利率水平时,市场对未来“过度降息”的预期将带动2年美债利率走低,同时美联储独立性受损也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大幅抬升,削弱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
一方面,投资者会对美债要求更多的风险补偿,推升期限溢价,10年期美债利率的下行空间因此受限;另一方面,随着“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落地,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问题也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未来在对“财政政策可持续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担忧下,美元信用风险的走阔也令海外投资者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带动美元指数走低。
本周现货黄金价格一举升破了3700美元/盎司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吴开达表示,商品市场明显受益于全球潜在的投资组合分散趋势,尤其是贵金属方向。在此影响下,资源品或值得继续关注。
今年以来,美元货币所代表的“广义国家信用”持续受到冲击,吴开达认为,这背后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化后的必然因果。当美国政府当局的传统政策工具(财政手段)已经被应用到了一个相对极限的水平,而推动经济全要素水平更上一级的技术进步仍未完全成熟时,曾经的分权政治默契和传统政治框架或遭受挑战。在此过程中,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美国的制度公信力或持续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