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共享经济模式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类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家专注于机器人非标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的共享服务平台。”在9月16日举办的“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制造对接会”上,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总经理赵辉介绍,共享工厂模式打破了地域界限,为研发人员、中小微企业提供从采购、制造、测试验证直至完成首台套产品的全周期服务。“共享工厂大大提升了效率,节省了成本,被誉为新时代的‘工业合作社’。”
自去年初启动以来,赵辉所在的共享工厂已为2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推动新增产值超2亿元。数据显示,该模式帮助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整体提高10%以上、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10%以上。这一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共享工厂构建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资金融通等六大服务平台的有力支撑。
共享工厂正在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枢纽。它不仅承担了多所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实习任务,还实现了“创意落地不出厂,资源协同跨区域”。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耀岐分享了“王致和装瓶机器人”典型案例:依托共享工厂的资源与政策支持,该公司成功承接并实现了北京王致和“装瓶自动化”的创意从方案到产品的完整闭环。“这完美体现了京唐协同的创新模式。”陈耀岐说道。
在陈耀岐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共享工厂的赋能机制。他特别提到,唐山高新区每年安排2000万元创制券和创新券、设立2亿元资金池,并推出多项科技企业扶持政策,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在研发和生产中的资金压力。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机器人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唐山高新区正积极构建以共享制造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唐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董学忠表示:“我们围绕初创企业有技术、有创意但缺设备、缺资金的痛点,建设了共享智造集群。”目前,百川共享工厂正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搭建共享工程师平台,与浪潮集团共建“共享智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形成“数据处理在唐山、生产协作布全国、智力资源汇全球”的发展新格局。
董学忠还透露,唐山高新区已建成国家级特种机器人实验室、河北省唯一的机器人中试示范平台、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5个。与此同时,唐山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如世界最大的钢铁产业集群和丰富的装备制造场景,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该市已梳理出110个成熟应用场景,并定期发布、开展“揭榜挂帅”活动,激励企业开展针对性研发。
金融与人才政策同样为产业创新注入持续动力。唐山高新区会同国有银行推出“机器人AI贷”“科技e贷”等产品,通过多种金融手段为企业提供支持;实施“凤凰英才”计划,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打造京津冀区域机器人人才高地。董学忠表示,唐山高新区正在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机器人“产业大脑”,推动机器人从传统作业向具身智能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