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血脉畅通,实体经济才能筋强骨壮。去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以来,天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真正发挥出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的作用。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天津环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城市管理智能化运营服务商,在日常经营中支付研发费用等需垫付资金,存在资金缺口。日前,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公司获取的数据资产为质押物,打通数据知识产权从存证登记到质押公示的闭环,成功向企业发放“科技e贷”212万元。
这是天津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的缩影。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构建了科技金融专属产品谱系,研发 “创享e贷”、创新“新兴产业赋能贷”、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今年上半年,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达23%。
科技金融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的活力、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赋能,增强创新驱动力。一年多来,天津正以系统性金融创新,培育科技创新生态。
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下,天津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了产品创新,天津金融监管局打造的“津惠通”小程序,汇聚307款科技创新贷款产品和162款科技创新保险产品,帮助科技企业跨越“找不到、看不懂”金融产品的信息鸿沟,直击融资“最后一公里”痛点。截至6月末,天津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3个百分点。
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助推了科技企业成长。为推动“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落地,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和天津市基金业协会连续两年发布“天津市银行业重点合作投资机构参考清单”——鼓励银行以清单为抓手,主动对接各类创投机构,积极探索创新业务。
天津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马英介绍,截至6月末,9家在津银行基于清单开展了投融资撮合、投联贷产品研发等。2024年以来,在津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27亿元,惠及154家科技创新企业。
天津华建天恒传动有限责任公司是“投贷联动”模式的受益者。这家企业是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了解到企业急需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技术转化和设备升级,第一时间上门走访,为企业提供了“投贷联动”专属产品支持。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还配套了“技术流评价”体系。对技术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优惠利率,以及无还本续贷等增值服务。目的就是真正让科技企业轻装上阵,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同时,天津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也频频突破。截至6月末,天津绿色贷款比年初增长15.9%,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7%。
释放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效能
“通过金城银行的金路通产品,公司短短几天就能完成从平台销售到人民币入账的全流程,不仅大幅提升了资金效率,还能通过汇率避险工具稳健财务。”一家从事家居用品跨境贸易的企业负责人说:“公司已安全收回货款超千万元,解决了扩展海外市场的后顾之忧。”
随着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不少企业被海外电商平台收款问题困扰,货款回流周期长,汇率波动风险高,资金周转压力大,急需便捷高效的跨境结算服务。
针对企业痛点,金城银行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金路通产品,实现了贸易单据自动核验、智能汇率避险、一体化资金结算的全流程线上化,提升中国卖家在海外电商平台跨境收款的效率与安全性。目前,这一产品已累计服务中国卖家收回货款超过100亿元。“我们将继续拓展服务范围,完善跨境贸易生态,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金城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郑永超说。
高效的跨境结算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便捷的“无忧支付”也“圈粉”了无数来津境外游客。去年以来,天津积极推动外币代兑银企对接、代兑网点扩面增量,全市已实现四星级以上酒店及重点文旅场所外币兑换设施的全覆盖。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累计在天津44家酒店设立了代兑点、196个网点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在机场、商圈、景区等布设443台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构建“零障碍”支付生态。
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是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外债登记由银行办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多项改革政策顺利落地,悄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充沛动能。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放2.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打通中埃跨境人民币资金通道;渤海银行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成为天津市首家直参接入CIPS的法人银行……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天津市跨境人民币收付3915亿元,同比增长19.7%。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贾科介绍,将以金融支持天津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为重点,推动外汇改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为服务和促进全市涉外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持续擦亮特色金融金质名片
天津产业基础优势、港口“硬核”优势、自贸区制度优势等,为地方特色金融业态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意见》明确提出,天津立足地方优势,促进产业金融、航运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融资租赁是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金字招牌。一年多来,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在津设立项目公司,拓宽租赁物范围;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对其设立的项目公司进行外币直接借款等政策相继在津落地。“全国首单”“行业首单”频频产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今年年初,民生金租以融资租赁形式向境外船东交付一艘国产大型高科技绿色船舶。为防范应收租金风险,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为民生金租出具海外融资租赁保险保单,风险赔付比例高达95%。同时,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与渤海银行天津分行协同为民生金租提供“海外融资租赁保险+应收租金融资”组合金融服务方案,向民生金租发放10年期租赁项目融资,实现了船舶“天津造、天津租、天津保、天津融”的全链条、本地化金融服务。
截至6月末,天津市租赁公司资产总额已经超过2.3万亿元,其中绿色租赁资产占比超过20%。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租赁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前不久,中国工商银行向工银金租增资150亿元,将其注册资本提至330亿元。资本投入持续不断,彰显市场对天津金融环境的高度认可。
在航运金融领域,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天津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出台跨境人民币专项奖励政策,强化金融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商业保理领域,天津首创“共管账户+优先受偿权”模式,落地首笔外币国际商业保理业务。
天津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张建华表示,天津将持续强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航运金融、产业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发展,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