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6日电(记者李傲秋)金秋时节,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的万亩葡萄园硕果飘香,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进入采摘旺季,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包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20多个省份。
博兴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其中“阳光玫瑰”“巨峰”等优质品种占比超85%,年总产量突破1.8万吨;曹王镇葡萄种植及相关产业综合年产值达7.2亿元。
“今年葡萄长势比往年更好,亩产稳定在3000斤以上,果形圆润均匀,甜度为18度到22度。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每亩纯收入能超过4万元。”在曹王镇曹三村葡萄种植基地,种植户刘曰妮说。
目前,当地已有不少农户建起了高标准温室大棚,从零散种植转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
“从灌溉、温控到施肥,都高度自动化。”刘曰妮指着大棚内的滴灌设备和温控显示屏说,滴灌系统能精准控制水量和施肥量,比传统灌溉节水40%以上;夏季,温控设备实时调节棚内温度,避免葡萄因高温裂果。她说:“要是供电不稳定,一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
为保障葡萄产业用电无忧,国网博兴县供电公司提前制定专项保电方案,对全镇农业用电线路开展全面排查,累计更换老旧线路12公里、新增变压器8台,同时推出“一对一”客户经理制度,为种植大户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及时解决用电难题。“在葡萄成熟和采摘的关键期,我们安排了24小时应急抢修队伍,确保故障30分钟内到场、2小时内恢复供电,避免断电影响果农收成。”国网博兴县供电公司曹王供电所所长许鹏飞说。
电力保障还延伸至产业链后端。葡萄保鲜对温度要求高,冷库不能断电。在曹王镇葡萄分拣包装车间,大型冷藏设备持续运转,刚采摘的葡萄经预冷处理迅速锁鲜,再通过冷链车发往各地。
如今,博兴县曹王镇的葡萄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链条,果农收入稳步提升,吸引着更多农户投身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