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迎来高速发展新阶段。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公募排排网获悉,截至2025年9月14日,当前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基金总数达1293只,总份额达2.76万亿份,总资产净值达5.24万亿元。
受访人士认为,ETF市场近年来经历了快速扩容,推动从“量”到“质”的跃迁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ETF市场升温
数据统计显示,与2024年9月相比,近一年ETF基金总数量增幅达29.69%,总份额增幅达23.77%,总资产净值增幅达49.71%。
2025年以来,ETF基金总数量增幅23.61%,总份额增幅达10.4%,总资产净值增幅达41.24%。其中,总资产净值实现2级跨越,接连突破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关口。

分类型来看,股票类ETF占比逾七成。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4日,当前股票类ETF基金总数量达1129只,总份额达2.31万亿份,总资产净值达3.89万亿元,占ETF资产净值总量的74.24%。其中,被动指数类ETF占主导,截至2025年9月14日,当前被动指数类ETF基金总数量达1078只,总份额达2.3万亿份,总资产净值达3.88万亿元。
其次是债券类ETF基金和QDII类ETF基金。数据显示,当前债券类ETF基金总数量39只,总份额0.01万亿份,总资产净值0.57万亿元,占ETF资产净值总量的10.88%。当前QDII类ETF基金总数量81只,总份额0.42万亿份,总资产净值0.46万亿元,占ETF资产净值总量的8.78%。
货币市场类ETF基金和另类投资类ETF基金旗鼓相当。数据显示,当前货币市场类ETF基金和另类投资类ETF基金总资产净值均为0.16万亿元,占ETF资产净值总量的3.05%。

亟待高质发展
“2025年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基金净值显著回升,成为推动ETF规模扩张的核心动力。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借助指数化工具把握市场轮动机会,加速涌入行业主题ETF及港股ETF。”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说道。
朱润康预计,ETF产品本身具备分散风险、透明度高、交易灵活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的需求。随着投资者结构不断成熟和市场生态持续优化,ETF市场有望延续活跃态势。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认为,今年ETF市场持续升温,一方面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有力推动,另一方面也因其自身具备交易成本低、透明性高、流动性好等优势,能够精准匹配机构投资者与长线资金的配置需求。
不过,陈兴文也指出,在ETF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已成为当前亟待落实的重要方向。宏观上,高质量发展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这体现在产品设计需契合市场需求、管理机构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投资者回报和市场效率等方面。微观上,机构还需优化ETF产品结构,平衡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从宽基型向主题型、行业型及衍生品型扩展,同时注重产品科学性与风险适配性。与此同时,借鉴美国市场主动型ETF激增、指数编制科学化经验,国内应引入更多主动管理元素,优化指数设计,提升市场深度与韧性。
朱润康建议,一方面,我国ETF市场要积极发展股票ETF,做优做强宽基产品,拓展策略指数与主题指数ETF品类,还要稳步扩大债券ETF覆盖,丰富产品供给,并支持场外指数基金发展,促进场内外协同。另一方面,ETF市场亟待提升指数编制质量,降低投资者成本,优化服务体验,并强化ETF产品规范运作,加强信息系统支持,严格落实适当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