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傲男
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假期相连,形成连续8天的“超长黄金周”,为假日消费提供了良好契机。
9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优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中秋和国庆假日即将到来,将进一步带动假日消费,消费有望继续扩容提质。
近期,各地积极响应“文旅消费季”政策,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例如,广东省自9月12日至11月20日开展“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预计发放总额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覆盖餐饮、住宿、景区等多个场景;福州市于9月10日启动“有福之州全民惠游”2025文旅消费季国庆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叠加数字人民币满减优惠;北京市计划在9月份至10月份发放总规模300万元的主题消费券,涵盖住宿和餐饮业态,并组织“票根”主题活动,进一步整合消费资源。
出行需求方面,9月15日,铁路12306开始发售假期运输车票。据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预计旅游、探亲、学生客流等出行需求交织叠加,铁路客流呈现总量大、首尾时段高度集中和“首尾长途多、中间中短途多”的特点,部分区间和时段客流高度集中。
“作为年度消费的重要节点,‘十一’黄金周将推动消费市场进入旺季。政策协同发力,不仅丰富了节日供给,也为消费端营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氛围,对旅游、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将产生积极影响。”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今年国庆期间,预计消费市场会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消费结构更趋多元。在结构性特点上,服务消费会成为增长主力。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体验型消费占比会持续提升,这背后是居民消费观念从物质满足向精神享受的转变。”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多地消费券陆续发放,有望对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国内消费形成提振,给下半年居民消费整体注入活力。看好今年下半年消费板块整体需求恢复,特别是餐饮产业链的整体复苏,会随着旅游经济、体育经济等领域的增长同步增长。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文旅消费季”及相关政策通过精准定位不同消费群体、匹配多元消费场景,有效降低了消费门槛,假期消费有望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