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买入超11亿份,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计划也纷纷出手布局。在业内人士看来,长线资金大手笔买入ETF,反映对权益资产的乐观态度。
长线资金出手
9月15日,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从基金持有人结构来看,截至9月11日,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2.33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98.93%。

其中,保险机构大手笔买入。截至9月11日,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持有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 11.5亿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高达92.27%。
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计划等长线资金也现身。其中,长江金色交响混合型养老金产品持有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 1000万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同样持有该ETF 1000万份。另外,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企业年金计划、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企业年金计划均持有该ETF 500万份。
此外,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中原旭诺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南传烽火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也出现在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的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
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缘何受机构追捧?从指数构成来看,中证指数官网显示,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从中证A500指数样本中选取50只连续分红、股息率较高且波动率较低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采用股息率加权,以反映中证A500指数样本中股息率较高且波动率较低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谈及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特点,平安基金发表观点称,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覆盖21个申万一级行业,规避了传统行业(银行、交运等板块)占比过高的问题,实现了红利策略的分散化投资。同时,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超配了新质生产力方向核心资产。
ETF成为入市重要工具
ETF已成为机构投资者入市的重要工具。除了借助新发ETF入市,企业年金、养老金、险资等出现在多只已上市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以企业年金为例,截至6月底,超百个企业年金计划大手笔扫货ETF,持有ETF份额合计超120亿份,较去年底增长超24亿份。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出现在10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主要增持港股科技ETF、港股创新药ETF等。
类似的还有养老金产品,截至6月底,合计持有ETF超23亿份,其中富国富强股票型养老金产品出现在19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主要加仓电力公用事业ETF、芯片ETF等。
此外,截至6月底,保险资管产品以及保险机构持有ETF超2400亿份。和去年底相比,今年上半年险资增持中证A500ETF超百亿份,增持了恒生科技ETF、港股通互联网ETF等均超28亿份。此外,今年上半年,险资明显加仓了高端制造、芯片、机器人等行业ETF,反映其对新质生产力板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从整体来看,截至6月底,机构投资者对股票ETF、债券ETF、货币ETF的持有比例均超50%,主导地位尤为明显。具体到股票型ETF持有人结构,据国信证券测算,截至今年6月底,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型ETF金额从去年底的10338亿元增至10616亿元,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型ETF金额则从去年底的16071亿元增至19406亿元。
拉长时间线看,2016年至2019年,股票型ETF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基本维持在60%以上,不过,2020年开始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明显降低,到了2024年该比例持续回升,重回60%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已成为市场重要的“稳定器”。瑞银证券发表观点称,截至2030年,中国ETF规模有望增至17万亿元,与此同时,ETF的发展会对A股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ETF规模扩张往往会增强市场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