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5 14:35:10 股吧网页版
罗永浩凌晨喊话西贝贾国龙:希望当面直播对话
来源:上海证券报

  西贝的预制菜纷争再次升级。9月15日凌晨,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喊话贾国龙:“这次的事件,总是我说几句,你说几句,容易各说各话,媒体转来转去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从“告一段落”到“没法揭过”

  该事件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转变。此前,罗永浩于9月14日率先表态,宣布西贝预制菜事件告一段落,他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稍后一张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群聊中表态的截图流出,贾国龙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贾国龙称,西贝今后将“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就在外界认为争议即将平息之时,局势出现反转。当晚贾国龙在群聊中的完整发言截图流出,其中直接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贾国龙完整发言的截图流出后,罗永浩迅速发文回应,态度坚决:“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此外,9月14日晚,罗永浩在“交个朋友”直播间表示,他询问法务部门后了解到,“贾老板称呼罗老师为‘网络黑社会’,明显是贬损行为,具有侮辱性与事实不符。广泛传播肯定有了,今天都上热搜了,这热搜了已经构成侵犯名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面对网友对西贝的声讨,罗永浩也在直播中表示,吃过西贝的消费者可以提起集体诉讼。

  至此,双方围绕西贝预制菜的争议进一步升级。

  回溯事件进程,这场争议始于9月10日,当时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西贝某门店用餐后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强硬回应,称按照国家规定,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将起诉罗永浩。

  为自证清白,西贝公布了13道涉事菜品的制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并宣布开放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供消费者参观。西贝还推出了“罗永浩菜单”,承诺消费者如觉得不好吃可免费退菜。

  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再次回应,悬赏十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预制菜定义标准与公众认知存在差距

  事实上,这已不是西贝第一次因“预制菜”问题陷入争议。近年来,随着餐饮工业化进程加速,预制菜逐渐成为中餐标准化的重要路径,但也因新鲜度、健康性、价格合理性等问题频频被推上舆论风口。西贝定价策略与产品模式一直备受舆论关注,曾被部分消费者贴上“价格贵”“性价比低”的标签。

  目前,预制菜的定义标准与公众认知存在差距。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通知明确,预制菜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和菜肴属性,具备和符合规模化、标准化、洁净化、规范化食品生产加工特点和要求。预制菜是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因此,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强调,西贝使用中央厨房预加工的原料或半成品,到门店后仍需进行烹饪,不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预制菜的定义。“预制工艺不是预制菜。所有的菜都需要用到预制工艺,需要提前做。”

  但从消费者认知来说,“预制菜”三个字背后代表的,更多是一种“非现制”的笼统印象。罗永浩的发言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也正是击中了这一心理:消费者不希望以现炒菜的价格,去吃加热而成的预加工食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行业正高速发展,但目前尚未有法律强制要求餐馆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截至发稿,贾国龙尚未对罗永浩的直播对话邀请作出公开回应。这场争议已从最初的预制菜质疑,发展为涉及消费者权益、行业标准和企业名誉权的复杂事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