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杭南湖未来科学园内,“有鹿-AI130”商用巡扫机器人正在园区作业,“听到”脚步声,它会停下来和行人打招呼:“格子衫大哥,请注意安全哦”。等行人通过,确认安全后它才继续向前。这台装上了具身智能通用大脑Master 2000的机器人,30万元卖到欧洲仍供不应求,今年3月拿到了总额达6亿元的大订单。随着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临近,杭州即将进入“数贸会时间”。眼下,这里已俨然是一片“未来科技竞技场”。
在杭州的创业福地西斗门天堂软件园,E签宝创始人兼CEO金宏洲也正感受到AI带来的创业冲动:去年E签宝刚刚获批工信部颁发的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CA牌照),前不久,企业位于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德国法兰克福的三大数据中心全面进入稳定运行阶段,E签宝正以全球化布局和崭新姿态进入“AI时代”。
“我们本质上是提供信用服务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子签名早已从一款工具变成了数智时代的基础设施,我们的愿景是‘让全球1/4的人用上e签宝’。”金宏洲说,本届数贸会上,E签宝将在人工智能和电商区设置两个展位,市民可以到体验区打卡互动生成一个“专属合同”。
钱塘江南岸的比科奇实验室里,几个年轻人正在倒腾5G/6G/NTN(非地面网络),他们研发的PC802系统级基带芯片(SoC),第一次实现了“星地通话”。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蒋颖波博士把它托在掌心,“它只有25毫米×25毫米,却能让卫星、无人机、地面基站共用同一套语言,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把‘太空基站’装进了口袋。”
在公司的地下车库,还藏着一个“服务器机房”:30平方米的空间,几台机器正在快速运转,处理着数以万计的信息。“你别小瞧这个机房,这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地方,在芯片量产前,芯片的性能都要在这里‘跑’一遍。”
AI机器人、云端的合同、滨江的芯片,三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在同一座城市的坐标系里,被“数字贸易”串成一条发光的线——数字贸易已成为项目、资金、人才、政策等创业创新高端要素纷至沓来的“超级磁场”。
数字经济,是浙江GDP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是浙江经济的一张“金名片”。2024年浙江省数字贸易总额达8218.5亿元,同比增长14.5%,连续6年实现2位数增长。今年1—6月,全省数字贸易进出口4149.5亿元,同比增长13.2%。
视线聚焦到杭州,越来越多的数贸企业聚集于此。今年上半年,杭州数字贸易额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和份额均居全省首位。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网易、新华三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数字安防、云计算、大数据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并储备了数字物流、云游戏、数据合规等多个重点产业,厚植了产业沃土,培育了良好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