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电网五象综合能源站V2G充放电区,车主将充电口插入一排新能源汽车,手机扫码启动后,新能源汽车变身“充电宝”,集体向电网反向放电。
这个一年前在广西首个光储超充放综合能源站上演的车网互动新模式,如今已成为广西利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V2G)的常规操作。截至今年8月底,广西组织多轮次车网互动资源参与邀约填谷充电,14个设区市共9家充电运营商556个充电站积极参与,累计响应车辆71.9万辆(次),响应电量达655.4万千瓦时。
以市场机制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广西正以“价格杠杆+机制创新”的组合拳重构车网互动的商业逻辑,打造新的能源经济学范式。
车网互动的良好市场基础
广西在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方面前景广阔。一方面,广西具有车网互动规模化的新能源基础,2024年底,广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已经突破4千万千瓦大关,占总装机容量43.5%;另一方面,广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充电网络持续完善,夯实了车网互动基础底座。截至2024年底,广西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达96.2万辆,全区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2.3万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100%覆盖。
同时,完善的电力市场机制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创造了必要条件。以广西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及充电网络规模测算,假设每辆车平均电池容量大于65千瓦时,则车载储能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时。如果40%的新能源汽车同时参与有序充电,最大可提供768万千瓦的调节能力;如果10%的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最大可提供96万千瓦的调节能力。
新能源汽车车主还可以从车网互动中获得一定收入。车主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段放电,利用电价差获取收益。
市场“指挥棒”的聚合密码
车网互动涉及车主、充电运营商、电网等多边协作,依赖于对各主体的精准激励。依托电力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形成“价格”,可以撬动分散的新能源汽车高效聚合、“闻令而动”,响应电网调峰填谷需求。
“我们根据新能源发电趋势预判,提前一天向车网互动聚合商等经营主体发布调峰需求。”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李弘介绍,在运行日调动充电运营商将分散的新能源汽车储能容量打包成“调峰资源包”,参与电网实时调节,并根据调峰市场实时交易价格进行结算。
截至今年6月底,广西车网互动聚合商共参与调峰市场交易112天,最大响应负荷15兆瓦,总响应电量约3146兆瓦时,获得市场化收益106万元。
除了调峰辅助市场,广西还将车网互动资源纳入低谷电力消纳交易机制。在清洁能源消纳困难时段,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充电运营商试点参与此交易,增量用电可获得市场补偿。充电运营商再通过优惠充电的方式引导新能源汽车在对应时段充电,实现“车、桩、网”协同互动。2024年5月以来,广西9家试点充电运营商共254个站点参与交易,最大可增加电网消纳电量931.59万千瓦时,试点充电运营商最高可获得收益超537.25万元。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吕翔表示,在邀约填谷充电场景的市场化机制中,补偿金额由增加消纳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分摊,充分体现了“谁受益、谁承担”的市场原则,优化配置电力资源。
高效联动的商业模式
在广西,车网互动从政策补贴转向市场化机制运作,形成了各经营主体之间高效联动的商业模式。
今年,广西参与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期间,凌晨低谷时段充电成本降低至少50%,刺激用户改变充电行为。活动期间,广西邀约填谷充电响应电量20.8万千瓦时,反向放电300千瓦时,有序充电1001千瓦时,缓解了局部时段充电资源紧张的情况。
车网互动商业模式吸引了充电运营商积极参与。作为广西站点最多、容量最大的充换电运营商,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已有223个站点参与此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
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李美说:“南方电网‘顺易充’平台除了向充电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外,还以返利和积分的形式引导充电车主有序充电及向电网放电,平台活跃用户数不断增加。同时,响应电网调峰填谷,可获得额外补贴收益,实现了充电车主、电网和充电运营商的三方共赢。”
未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利用电力市场“无形的手”,推动车网互动资源常态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并借助现货峰谷价差,引导其持续参与电网调节,稳定电力供需。
此外,基于广西探索以调节效果为导向的交易新品种,挖掘各类调节资源价值,丰富商业模式,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