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4 23:07:40 股吧网页版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9月8日—9月14日)
来源:国际金融报

这周有哪些大事要闻?

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通知?

一起来快速回顾一下吧!

  领导关心

  1.事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陈吉宁调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9月9日下午调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期间,陈吉宁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基本情况及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措施和成效介绍,就下阶段重点工作和共同关心的事项深入交流讨论。陈吉宁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肩负起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使命任务,加快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携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共同促进金融创新转型,更好发挥“先手棋”作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市领导吴伟、华源参加调研。

  2.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持续锻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龚正考察2025外滩大会

  9月1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考察2025外滩大会展览并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领导下,牢牢把握技术变革趋势,在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上抢占先机,加快推动创新技术落地应用,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持续锻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使创新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他强调,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引领性的金融科技中心,跟踪金融科技细分赛道,聚焦产业应用所需,加强攻关,主动布局,努力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应用规模与示范效应。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参加调研。

  3.“央视财经金融强国——外滩大会之夜”成功举办

  9月11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金融强国——外滩大会之夜”在上海市黄浦区成功举办。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军出席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以“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为主题,探讨以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的新趋势、新路径。活动现场,启动了外滩FTC金融科技生态社区,发布了“金融科技卓越实践”典型案例。

  机关动态

  4.上海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部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9月12日,上海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总结办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究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金融工作党委常务副书记周小全主持会议并讲话。

  5.上海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9月12日,上海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开展集体学习。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金融工作党委常务副书记周小全主持会议并讲话。

  6.上海不断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月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正式启动。启动会上,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介绍了上海金融系统在推动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上海金融系统信息

  7.上海这个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产品“加量不加价”,新增宠物责任等保障

  9月8日,“沪家保”迎来产品更新和上市2周年。作为政府指导的首个上海市城市定制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产品,这次更新主打“加量不加价”。“沪家保”保费和去年保持一致,普惠版保费89元/年,城市版保费189元/年。同时扩容保障范围,保额总额提升近15%。

  8.首家地方融资担保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品清算业务

  9月9日,银行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一般交易商中豫担保作为首家地方融资担保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品清算业务,上海清算所为东方证券与中豫担保达成的银行间市场合约类信用衍生品交易提供双边清算服务。本次业务落地,是上海清算所信用衍生品清算业务参与者的再次扩容,有利于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9.5个期货期权品种同日登场,产业链迎避险工具“组合拳”

  9月10日,5个期货期权品种正式挂牌交易。其中,胶版印刷纸期货和燃料油、石油沥青、纸浆期权于上午9时挂牌,胶版印刷纸期权于当日21时挂牌。同日起,石油沥青期货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交易范围。

  10.恒生中国牵头跨境绿色银团项目引进中东资金助力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

  9月10日,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来自卡塔尔和科威特等地区的中东金融机构,以及中国著名光伏企业晶科科技签署了跨境绿色银团贷款合作备忘录。该项目因其创新性与示范意义,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建“一带一路”办公室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肯定为“共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商业合作成功案例之一。

  11.上海再聚全球金融与科技力量重塑创新增长,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今日在沪开幕

  9月11日上午,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大会持续到9月13日。大会内容呈现国际化、多元化特色,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创投生态”“全球对话与合作”“负责任创新与普惠未来”五大内容主线,设置了1场开幕主论坛、44场见解论坛、科技展览和系列科创活动。

  12.提升期现联动能效上期所与浙江大宗联合发布高硫买方报价

  9月11日,上期所和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基于上期所燃料油期货的高硫380CST燃料油“中国舟山燃料油保税船供买方报价”,进一步完善期现一体化定价体系。

  13.中国太保发行史上最大规模港元零票息可转债

  9月11日,中国太保发行H股可转债,在零票息前提下,最终实现溢价发行,融资规模155.56亿港元,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转股溢价率25%,进一步丰富了国有金融上市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和投资者群体。

  14.上海:加强普惠领域经营主体融资对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印发《关于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推进普惠金融领域相关经营主体融资对接的通知》,向金融机构推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名单,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助力上海乡村全面振兴再上新台阶。

  15.“乐购上海金融沪惠”金融促消费活动(第一期)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发挥金融在推动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大力加强信贷政策管理,并倡议开展“乐购上海金融沪惠”专项活动。在沪金融机构积极优化完善、整合创新金融促消费举措,加力推出消费补贴优惠,打造覆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贯通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活动矩阵。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期推送在沪金融机构开展的促消费活动,此次为第一期。

  16.市场首单“碳资产+乡村振兴”双贴标!国泰海通助力广西国控集团成功发行中期票据

  近日,国泰海通作为主承销商助力广西国控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六期中期票据(碳资产、乡村振兴)。这是市场首单同时贴标“碳资产”与“乡村振兴”的中期票据,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17%,全场认购倍数2.76倍。

  17.上海股交中心与银行合作落地首单并购贷份额质押登记业务

  近日,上海股交中心携手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率先破局,以创新份额质押模式为科技企业并购注入金融“活水”。本单业务中,上海股交中心与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紧密合作,成功服务于国内头部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并购基金,将其持有的SPV全部份额(特殊目的企业的有限合伙份额)办理了质押登记,为并购贷款提供了有效担保。

  18.浦发银行:锚定重点领域服务实体经济上半年贷款增量已超去年全年增量65%

  近日,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浦发银行扎实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业务经营工作,各项经营指标延续向好,持续巩固稳健发展态势。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9.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4%。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5.6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434亿元,增长4.51%。

  19.沪农商行发行全市场首单挂钩上海清算所上海国资国企优选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

  近日,上海农商银行面向企业及个人客户成功发行全市场首支挂钩上海清算所上海国资国企优选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此次发行是该指数在国内首次应用于结构性存款领域,是金融产品服务国企改革的有力体现。

  20.农银金租成功落地首笔海南自贸港租赁业务

  近日,农银金租在海南自贸港向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交付6架直升机,该业务是农银金租通过海南自贸港项目公司开展的首笔租赁业务,也是海口综合保税区落地的首笔直升机租赁业务。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资讯

  21.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回答了记者关于“人民银行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问。

  22.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印发《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调整评价范围,明确评价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由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监管的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二是优化评价要素,将评价要素调整为“体制机制”“适当性管理”“营销行为管理”“纠纷化解”“金融教育”“消费者服务”“个人信息保护”7项要素;三是完善评价程序。将评价实施环节进一步细分为信息收集、初评、复评、审核等,并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四是强化上下协同。充分发挥“四级垂管”优势,加大对基层金融机构消保工作质效的考察,提高一级分支机构评价得分权重;五是深化结果运用。明确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根据消保监管评价结果,依法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23.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近日,证监会修订了《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本次修订将标题由《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完善扣分机制。明确原则上以生效监管措施为依据实施扣分,消除重复扣分情形,合理设置扣分梯度;二是优化加分体系。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指标,将市场竞争力指标调整为三大类9项指标;三是删除部分指标。删除“加权调整后日均机构客户权益总额”“成本管理能力”“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适应行业发展现状;四是调整专项评价。将专项评价整合和优化为3项,分别为服务国家战略、党建与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建设;五是调整特殊激励。对配合监管部门开展风险处置、连续3个评价期内持续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无扣分、与其他期货公司合并等情形予以加分激励。

  统计数据

  24.2025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5208亿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3.02万亿元,同比增长6.6%。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7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517亿美元,同比下降7.1%。前七个月外币贷款增加96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8.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2.73万亿元,同比增长8.6%。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5万亿元。7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前七个月外币存款增加1654亿美元。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1%。

  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47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61万亿元。

  25.2025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5.4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9万亿元,同比下降21%;委托贷款余额为11.15万亿元,同比下降0.6%;信托贷款余额为4.49万亿元,同比增长5.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12万亿元,同比下降4.1%;企业债券余额为33.47万亿元,同比增长3.7%;政府债券余额为91.36万亿元,同比增长21.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99万亿元,同比增长3.4%。

  26.2025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6.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6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3万亿元,同比少增485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16亿元,同比少减76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855亿元,同比多减30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942亿元,同比少增161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23亿元,同比少减256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少221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0.27万亿元,同比多4.6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669亿元,同比多1093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