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东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埠比青岛早30年,开放的基因深植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曾以苹果闻名的烟台,不断推动经济转型,2023年GDP突破万亿元,成为北方首个且唯一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普通地级市,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到“工业强市”,再到“经济强市”的跨越。
迈入“万亿强市”之后的烟台,这座正在崛起的北方城市将如何再破局?
烟台做对了什么
在全国26座万亿GDP城市中,南方占19席,北方仅7席,且多为高行政层级城市。烟台以普通地级市身份跻身“万亿俱乐部”,其意义远超经济数据本身——它打破了“北方发展依赖行政层级”的成见,证明通过产业与创新,普通地级市也能实现跨越发展,为北方提供了新路径。
烟台晋级后,山东经济格局由济南、青岛“双核驱动”迈向“三核引领”,成为北方唯一拥有三座万亿城市的省份。“济南—青岛—烟台”万亿城市矩阵成型,强化了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动力。
烟台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工业底蕴深厚、开放基因鲜明,现已成长为门类齐全的北方制造强市。
但烟台也曾面临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动能不足的挑战。通过坚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烟台实现了新兴产业“从零到一”的突破——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正快速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年来,烟台加速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投资1168亿元)投产3个月营收超130亿元,正崛起为新千亿级企业;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投资1260亿元)、潍柴—比亚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资560亿元)建成投产,万华乙烯二期实现中交,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获批。同时,烟台机场二期投运、潍烟高铁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铁”,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动能加速集聚。烟台去年成功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专项债383亿元,推动346项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00亿元,100项重点技改项目投入260亿元;省级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3%。
2025年上半年,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75.11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位列山东省第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8.9%和4.5%。工业表现尤为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通过实施工业“头号工程”与企业倍增计划,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7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化学制造、电子设备等主导行业拉动效应显著,经济韧性与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
无中生有:从“仿”到“创”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烟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烟台通过“链长制”引领、政策创新与空间优化,构建了“研发—生产—流通”全产业链生态,在核药、细胞治疗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优势,正加快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
政策方面,烟台将生物医药纳入“9+N”制造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形成从顶层设计到资金服务的完整体系。资金支持力度全国领先,对一类新药最高给予3000万元研发扶持和5000万元生产奖励,2022年曾一次性兑现创新奖励1.36亿元。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现已形成以绿叶制药、荣昌生物、东诚药业为龙头,近130家规上企业为支撑的集群,全业态收入连续三年超千亿元,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例如,荣昌生物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融合蛋白等抗体药物,该公司拥有全球首款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泰它西普和中国首款ADC创新药维迪西妥单抗。今年6月,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Vor Bio,后者获得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作为交易对价,荣昌生物将从Vor Bio获得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提成。此外,荣昌生物取得Vor Bio23%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在国内首创“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销售提成+高比例股权”的出海合作模式。7月14日,公司收到4500万美元的首付款。
8月20日,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RC148,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其针对的适应证为“RC148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经PD-1/PD-L1抑制剂和含铂化疗(联合或序贯)治疗失败的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迈百瑞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企业,专注于为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融合蛋白、重组蛋白疫苗等生物药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一体化的CDMO服务,尤其在ADC(抗体偶联药物)CMC方面,是全球少数可提供抗体、Linker-Toxin、ADC生产的一站式CDMO服务供应商之一。该公司已在中国和美国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持续拓展国内与国际市场。该公司拥有CHO细胞大规模培养与ADC技术平台,可覆盖从早期研发、细胞株开发、生产工艺开发、分析方法开发、质量研究、临床样品生产、国内外IND/BLA申报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环节。
烟台正计划进一步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推进荣昌新药产业化、佰鸿干细胞等项目,启动建设综保蓝色药港,完成IVD(体外诊断产品)医疗器械产业园、国药医药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免疫力经济,推动免疫学院士工作站落地,建设医用电子加速器,布局基因编辑、未来食品等中试平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港口城市,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扼守黄海与渤海交汇要道,山海相拥、气候温润,海岸线优美,城市风貌清新。烟台港、蓬莱港、龙口港等深水良港组成的港口群,使其成为北方重要的外贸出海口,以及连接东北亚和内陆的物流枢纽。凭借港口带来的高效进出口能力,烟台远早于全国其他地区奠定了工业体系基础。
从通商口岸到万亿工业强市,烟台是北方城市崛起的典型代表。跻身“万亿俱乐部”后,烟台将海洋经济定为新增长极,全面启动港产城融合战略:加强港口基建,推动龙口港、芝罘湾港区等泊位建设,推进疏港铁路与“一带一路”跨海中欧班列,发展港航服务与临港产业,并加快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打造环渤海中心港。
烟台持续深化改革,打破制度障碍,强化创新与制度供给,形成一批可全国推广的“烟台经验”,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未来,烟台将继续坚持海洋引领、创新驱动,扎实推进“经略海洋”。
从农业名城到工业强市,从万亿突破到向海图强,烟台以生动实践打破“北方城市必靠行政优势”的成见,证明普通地级市凭借精准产业布局、创新驱动和清晰战略,同样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晋级之路,为北方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