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在北京首钢园开幕。毕马威连续五年参与服贸会,聚焦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消费新趋势等热点,为企业把握行业脉搏、应对发展挑战提供专业支持。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在本届服贸会上,毕马威发布了《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为国资国企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出谋划策。
发展低空经济
国资国企可做到“四个要”
“我们研究了低空经济相关的上市公司情况,在万得数据库中梳理出170多家上市公司,发现国企和民企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各有特点。”毕马威中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与国资研究院主管合伙人乔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些公司中,从上市公司数量看,民企数量大约是国企的2.5倍,反映在上市公司中民企更为活跃。而从成立年限、企业规模看,国资国企的成立年限更久一些,相对更为成熟。同时,国资国企的平均资产规模、平均营收,均为民企的13倍左右,表明国资国企上市公司规模较大,实力较强。
乔漠表示,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低空经济的产业带动效应显著。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低空经济技术含量高,且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覆盖多个产业链环节,能够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低空经济能够提高民生服务品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在物流配送、医疗急救、城市治理等方面,无人机都有广泛的应用,大大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越来越多城市推出滑翔伞、热气球观光、航空科普研学等低空消费项目,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毕马威发布的《报告》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国资国企可做到“四个要”,一是要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二是要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三是要打造“爆点”式应用场景,四是要争取低空经济示范试点。
“我们观察到,一些领先的国资国企在发展低空产业方面,已积累了一些先进实践案例,为区域发展创造了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乔漠说,主要做法包括探索“低空+”应用场景、推动基础设施及管理体系完善等。在场景创新方面,一些国资国企依托自身优势,与物流企业合作探索无人机在末端物流中的深度应用;开展无人机巡检,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打造综合性飞行营地,带动园区客流增长。
国资国企推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重点面向产业链薄弱环节吸引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提升低空产业链的整体水平,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比如,西部某市国资国企联合投资建设航空产业园,引进上下游企业近20家,推动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等实现本地化生产制造。
国资国企组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深化产融结合,推动投早、投小,吸引和培育研发制造企业,构建以国资国企为核心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等。
发挥国资国企优势
争当“链主”企业
《报告》提出的“二要”,即是要基于产业集群发展低空经济。其中提出,国资国企应发挥优势,争当“链主”企业。
“国资国企凭借自身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有条件、有能力以‘链主’企业身份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在低空装备制造,如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下同)、运营服务、数据增值等产业链环节上发挥关键作用。”乔漠介绍,具体而言,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构建产业生态圈。产业园作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载体,能够集聚无人机、eVTOL制造企业,以及运营服务、数据增值服务等相关企业入驻,并为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构建起涵盖制造、运营、数据增值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在此过程中,国资国企作为“链主”,可以从自身主责主业出发,明确在园区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核心角色,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场景开发、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前沿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风险大、回报周期长、收益前景不明朗的领域,主动承担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角色。
其次,打造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国资国企可以通过牵头打造集政策引领、技术研发、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职能于一体的创新与服务平台,集中创新力量开展无人机、eVTOL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先进的低空交通管理系统、飞行安全监测系统等运营管理系统,提升低空经济数据的商业价值和功能价值,整体谋划域内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主导地位。
最后,发挥产业基金的作用,赋能低空产业发展。一方面,国资国企可通过成立产业基金、参与政府出资基金等方式,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模式,加强与头部投资机构、产业龙头企业合作,促进产业基金有效运作;同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产业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聚焦早、中、长期的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特别是在无人机、eVTOL制造和数据增值服务等高成长性领域,不断完善国有资本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系统布局。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资源优势,通过获得融资支持、分散投资风险、增强社会资本和合作伙伴信任、获取先进的行业发展和项目管理经验、对接创新资源、发掘市场机会等举措,促进区域和国企自身的低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