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4 11:43:59 股吧网页版
15岁孩子手机游戏充值99次1.8万 法院判返还1.2万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赵红旗 通讯员 代文官 孟飞

  15岁的初中生张某常在周末凌晨趁父亲熟睡时,偷偷使用父亲手机玩网络游戏,先后分99次向某网络公司开发运营的某游戏累计充值1.8万元,用于购买游戏皮肤、坐骑以及装备。其父亲查看微信账单时,发现上述消费异常,在与某网络公司游戏运营客服沟通退款无果后,向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张某游戏充值款1.8万元。

  张某父亲认为,张某系未成年人,私自用其手机进行注册、登录游戏,通过被告游戏服务器进行充值消费,短时间内产生1.8万元消费记录,其通过电话和微信要求被告退还充值款项,但被告拒绝退款。

  法院开庭审理时,某网络公司缺席未作答辩。

  渑池县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张某作为年龄相对较大的未成年人,应有一定自控力,不应沉迷游戏,过度消费,其父亲未能妥善保管微信以及支付功能,未充分尽到监护义务,存在过错。某网络公司未尽可能在技术和流程规范方面采取充分措施预防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进行充值、消费,亦存在一定过错。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等因素,酌定由某网络公司返还张某游戏充值款1.2万余元,某网络公司可停止张某案涉游戏已付费所有权益。

  本案承办法官解释,未成年人的游戏充值款是否都能要求返还,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外,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反之,不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要提供证据证明充值行为系未成年人利用成年人账户充值,法院应当结合充值行为与未成年人生活的关联程度、充值数额、游戏时间等综合认定,如查明游戏账号的注册资料、聊天记录、充值时间等。未成年人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对自己手机、支付密码等各类账户要设置安全屏障,避免未成年人随意操作,否则可能因此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