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人送餐、清扫、比心、打爆米花还是怎样的服务体验?日前,第一财经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朗智能”),这里研发打造了各类智能机器人,从送餐、清扫、酒店服务到医学手术等多种多样,就在近期,擎朗智能推出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依托擎朗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进一步完善擎朗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矩阵。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作为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军者,依托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与“研发-智造-落地”全链条闭环能力,公司持续引领服务机器人产业革新,构建了覆盖人形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行业最全品类的产品矩阵,提供前沿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商业化落地规模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等全生态场景。凭借自有智能化生产基地与全球化运营网络,擎朗智能的产品畅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在韩国、荷兰、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子公司/办公室,全球有80余个运营中心。

在擎朗智能公司,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这里有多种服务机器人,有专门的人形机器人可以打爆米花、也有机器人专门用于清洁清扫,而应用比较广泛的则是送餐机器人和酒店机器人。
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酒店机器人的客房送物服务还可以对接自助购物机,在获得客人指令后,机器人会移动到自助购物机前,通过智能化购物,并将物品通过自助购物机的特别延伸功能直接对接给机器人,再由机器人将货品送给酒店住客。
在展示现场,第一财经记者还看到送餐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多种用途的机器人。
为了保证这些机器人的服务质量,擎朗智能有专门的测试区域,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有针对扫地机器人的障碍物躲避测试、有对送餐机器人在各类地面上行驶能力的测试还有机器人震动测试等。

近期,擎朗智能、推出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XMAN-F1实现了从单一任务执行到全场景服务闭环的跨越,可实现餐厅、酒店、零售等细分领域的标准化服务闭环,可胜任餐食制作、配餐收台、房间整理等岗位标准化操作。
擎朗智能将商业服务场景(如快餐店)拆解为独立的工作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单一标准化岗位,每个岗位形成明确的工作边界和职责范围,建立"机器人-岗位"的精准对应关系。对应岗位规范化流程,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内容可以被精确地描述,结果可以被标准化评估,这将更有利于在商业环境形成机器人能力的闭环。
通过不断地复制“岗位化”工作模式过程,擎朗智能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将不断学习和拓展多样化工作能力,持续增强基础动作模型能力,从而实现更广泛的落地场景应用。
双足形态的XMAN-F1,通过仿生运动控制与双足动态平衡技术实现餐厅酒店、医疗零售场景内的台阶、斜坡、楼梯等更多复杂服务场景中的任务执行。通过全身协调控制,在狭窄空间、人流密集区域依然能保障稳定行走与运动,兼顾效率与安全性。

擎朗智能表示,将以XMAN-F1,进一步完善擎朗多形态机器人协作生态,拓宽定义具身服务的边界,与3月推出的XMAN-R1相同,XMAN-F1可与擎朗其他形态的服务机器人进行智能化协作。比如在酒店餐厅场景中,XMAN系列通用机器人负责配餐迎宾,专用机器人T10/W3负责配送,群机智慧协同任务完成效率显著提升。多形态协作不仅大幅提升了任务执行效率,更建立了数据共享和持续优化的智能生态——机器人的运行数据将反哺至擎朗具身模型,从而推动整个擎朗多形态家族不断进化。
“我们的产品出海日韩和欧美,我们要做的是用机器人替代一些重复性的基础工作,而不是去完全替代人工。接下来我们还会研究一些医疗和养老领域的机器人产品,继续拓宽市场。”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根据IDC最新报告,作为全球商业化落地规模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之一,擎朗智能出货量超10万台,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