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12:27:50 股吧网页版
重器、智治、共享——来自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观察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凯,张武岳

  新华社青岛9月13日电 题:重器、智治、共享——来自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凯、张武岳

  日前,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论坛上发布的《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9.7,比上年增长2.9%。数字增长的背后,是我国海洋发展稳中提质,海洋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与全球合作迈入新阶段。

  重大突破: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海洋装备成果涌现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一系列高端海洋装备成为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坚实基座。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在论坛上介绍,“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雪龙2”号破冰船、“深海一号”深水油气平台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使用;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从水深300米到1500米的跨越;攻克深海浅软地层钻采核心技术,实现可燃冰试验性试采。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实践者。我国自主研制的“妈祖”海洋预报模式投入应用,预警预报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首席执行官李俊风说,企业同有关部门一起,在自主创新的根技术基础上,持续做好“妈祖”适配工作。“通过全栈优化,我们希望效率再提高50%,让整个预测做到分钟级响应。”

  记者在论坛同期活动——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上看到,众多海洋科技装备在现场亮相。厦门伟卓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展区内的一个水池旁,工作人员操作一款可远程操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水池中展示各种姿态。公司海洋事业部商务经理王泽蒙说,这款水下机器人主要用于水下观测,本身也可搭载机械臂,用于水中打捞、救援等工作。

  系统构建:贯通产学研用链条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当前,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正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起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在海洋科研资源富集的青岛市,当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之海”。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在现场致辞时表示,青岛统筹各类涉海创新资源,每年布局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深入实施成果转化改革“10条”措施,建立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工作机制,做大做强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海洋科技大市场。去年,全市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6%。

  科技的应用正深刻改变传统海洋产业面貌。腾讯公司副总裁张巍表示,自2021年起,腾讯联合有关科研团队,在山东东营黄河口支持海草床修复,以技术为“蓝色碳汇”赋能。

  “项目构建了‘天—水—智’一体化碳汇监测体系,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动态追踪海草床整体生长态势,通过多参数水下传感器实时采集水质、水温等关键生态数据,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精准预测气候变化对碳汇能力的影响,最终将海草床减碳量科学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资产。”张巍说,2024年,项目成功促成海草床蓝碳意向认购。

  面对未来,人才培养是维系创新能力的关键。李俊风说:“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加持海洋相关学科,‘专业学科+人工智能’式的人才将是面向未来的高质量人才。”

  全球协作:贡献中国智慧方案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随着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深化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孙书贤在论坛上介绍,海洋对外合作日益深化。目前,我国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参加联合国海洋大会、APEC海洋部长会,发起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阐明中国主张、提出中国倡议。牵头成立“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制订行动框架,获批1个协作中心、5个实施伙伴、9项大科学计划和21个项目。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磋商,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向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的合作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国务部长阿姆扎特·艾哈迈德在论坛上表示,马尔代夫与中国在诸多领域深化合作前景广阔。

  “两国在可持续水产养殖、海洋科研与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不仅能为两国带来切实利益,还能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阿姆扎特·艾哈迈德说,在这方面,青岛具备显著优势,拥有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以及完善的海洋产业集群,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其成为马中携手实现蓝色经济目标的天然合作平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