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财网近日发布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中邮理财新增2只产品。至此,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增加至37只。2025年以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已连续三批扩容。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从36个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超7000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在实际缴费人数少、空户率偏高的现象,产品吸引力不足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理财产品体系的持续创新扩容,个人养老金账户将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投资选择,从而有效提升其对大众的吸引力。
产品加快扩容上新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为30只,规模超过90亿元。截至2025年8月底,其数量增加至37只。
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表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加速扩容增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使得潜在目标人群数从2亿多人增加到10亿多人。二是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数量和占比在四类产品(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中最少。三是从市场需求表现来看,上半年随着利率下行、保险预定利率下调、股票市场表现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其他三类产品的业绩表现不佳,相对而言理财产品的表现相对稳定,短期优势明显。
多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产品加快扩容上新,是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意愿的重要抓手。
在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开始全国推广,开户人数已超7000万,但空户率偏高,产品吸引力不足是原因之一。“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吸引力,更可能为个人养老金账户持有人提供更加多元、个性化的可选投资组合。同时,个人养老金的中长期资金性质、不断增长的规模,也成为理财增长空间。”
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理财网公告显示,本次新增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分别设置18个月和2年的最短持有期,中邮理财2只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风险程度适中。从资产配置来看,本次新增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性质均为固定收益类,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同时配置少量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资产。
一直以来,固定收益类产品在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风险等级以二级(中低风险)为主。
闫化海表示,2024年年底26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混合型产品4只,固收型产品22只;2025年6月底,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混合型产品6只,固收型产品29只。“从产品类型来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收型产品为主。”
招商证券最新研报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6家持牌理财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供给,2025年一季度末合计发行了35只不同份额的产品,固定收益类占29只,混合类6只,规模分别为111.31亿元、7.10亿元;从风险等级划分来看,中低风险产品23只,中风险产品12只,规模分别为105.11和13.30亿元。
闫化海还强调,新增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大部分是中低风险偏好的产品,这也说明理财产品的客户群体是中低风险偏好,更看重理财产品的收益稳定性,这也印证了上半年市场业绩表现不好情形下理财产品规模增加较快的原因。
从存量规模来看,上半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回升趋势凸显。招商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养老金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18.4亿元,环比增幅达51%,显示资金回流趋势明确。从结构来看,中低风险产品仍为主流,占比接近89%。
收益回暖与结构优化并存
在市场表现方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正在持续改善。
招商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5年二季度,规模加权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季度收益率0.89%,较一季度收益率0.29%提升了0.6个百分点,环比回升。
不同风险等级产品来看,招商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中风险、中低风险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季度规模加权收益率为0.86%和0.90%,较一季度分别增加0.43个和0.62个百分点。
然而,业绩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闫化海进一步指出,随着8月股票市场反弹,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更有吸引力,这也对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权益资产比例,在保障业绩稳定的前提下取得较高收益率,将是对理财公司的投研和资产配置能力的考验。
与此同时,产品结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据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统计,截至2025年8月22日,个人养老金可投资产品数量达到1100只,其中储蓄类产品466只、基金类303只、保险类296只、理财类35只。相比之下,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时,个人养老金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455只、133只、13只、7只。经过两年半的发展扩容,产品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保险类和基金类产品数量增速远超储蓄和理财类。
招银理财方面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整体规模不大,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一方面,目前我国债券利率持续走低,权益市场震荡调整,个人养老金产品赚钱效应欠佳,投资体验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目前养老储蓄和养老基金是个人养老金产品供应的绝对主力,银行理财作为我国居民财富管理及养老资产配置中的基石产品,目前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供给稍显不足,供应数量占比约3.3%,整体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供应结构有待持续优化。
此外,招银理财方面还强调,当前养老资产配置门槛较高,投资者养老投资缺乏专业投顾支持。“养老资产配置实操难度大,投资者普遍面临产品选择难、资产配置难的问题。养老资产配置投顾服务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参与养老投资的门槛。”
招银理财方面认为,当前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备老压力较大,养老金融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被列入“五大篇文章”之一,预计个人养老金很快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需求,希望监管机构能加快养老金理财供给侧政策准入,加大养老金理财产品供应,丰富居民养老投资选择;同时探索允许个人养老金在重疾、教育支出等特定场景下的大额提前支取,适度提升支取的灵活性;还应尽快推出养老投顾服务,借助专业机构力量,为居民养老资产配置保驾护航。
在加快养老金理财供给方面,不少理财机构业务人士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的理财产品主要来自大型银行旗下的理财公司,包括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等,通过政策扩容,更多机构尤其是地方性银行或特色化经营的理财公司参与,或将带来更多元化的产品设计、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年龄层次投资者的养老投资需求。
杜娟也表示,保险、基金、存款、银行理财等各类型产品会不断丰富,理财公司准入范围预计也会进一步扩大。
招银理财透露,目前已遴选策略成熟稳健的固收、固收+及偏债混合产品作为储备产品,后续还将根据产品研发工作的推进情况,持续对个人养老金储备产品进行丰富。
未来,随着更多理财公司准入和个人养老金产品创新,市场供给将更加丰富,投资者也将拥有更多元化的养老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