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高敬、朱超)很多人想不到,鲜亮的丝巾是由9个塑料包装纸“变身”而成,精致的本子是牛奶盒再生制造的……2025年服贸会上,一个展台内的雨伞、丝巾、背包、飞盘等再生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就来源于人们投放在智能回收机里的废弃物。
智能回收机运营方“爱回收”工作人员朱兴磊介绍,智能回收机可24小时运行,主要回收纸类、塑料、金属和织物4大类可回收物,回收机会按照每公斤0.6元再加随机红包的形式进行结算,结算的钱直接转到用户微信钱包,非常方便,有助于居民养成废弃物回收的习惯。
科技创新特别是智慧化、数字化的新技术,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服贸会上,以“智”促“绿”、智绿融合的趋势更加凸显。
今年服贸会的环境服务专题,着重突出新能源与能源低碳服务、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绿色低碳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三大核心内容,系统呈现环境服务产业的整体生态与创新活力。
在内蒙古森工集团的展台内,企业展示了借助大兴安岭富集的森林资源,通过服务输出、技术支持等方式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碳汇项目开发、碳交易咨询等综合解决方案。
建筑可广泛应用高效照明、分区用水、节水洁具与雨水回收系统,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外墙保温、遮阳系统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显著降低能耗。中建智地设计部负责人宋志成介绍,绿色低碳是新建“好房子”的核心理念之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与优化能耗,助力社区迈向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垃圾焚烧企业可以运用AI智慧焚烧系统,街道环卫有了小型智能清扫机器人,零碳园区方案馆着眼构建全要素、全流程的零碳解决方案体系……展区里,一项项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扎堆亮相。
与此同时,作为今年服贸会重要主题论坛之一,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如期举行。论坛重点关注技术迭代和场景创新,注重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科技产业生态和治理体系。
与会专家和企业带来了绿色低碳领域最新的技术探索,涉及提升碳捕集技术效率、AI赋能大气成分遥感技术、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等众多领域。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介绍,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环境技术专利申请量约10万件,监测技术国产化加速,碳汇交易等推动“环境成本”向“绿色资产”转变,中国环保产业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说,在实现“双碳”目标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全球绿色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必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