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务院批复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选择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10个地区进行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据业内专家分析,这里提及的要素既包括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也包括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之所以要进行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是因为要素市场近年来虽然得到加快发展,但是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仍存在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发育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众多改革试点举措中,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位列其中,而且除了北京以外,其他9个试点地区均提及户籍。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粤港澳方案》)还提到,不以人才称号和学术头衔等人才“帽子”引才、不抢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合同期内高层次人才。
支持城乡非就业居民持居住证参加广东医保
在众多生产要素中,劳动或者说人力资源的畅通流动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看来,在这方面,当前亟须重点解决畅通流动、更好服务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等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处长、研究员刘志成分析认为,《实施方案》在深化对要素配置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打破束缚经营主体活力的体制瓶颈,打破要素顺畅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补齐制约要素协同高效配置的市场短板。
“以劳动力为例,《实施方案》结合劳动力畅通有序流动要求,着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刘志成说。
具体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范围包括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全域),《粤港澳方案》提出,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扩大居住证附加的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标准,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支持城乡非就业居民持居住证参加广东城乡居民医保。
建立健全与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住房供应、教师医生编制等保障机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加大事业编制统筹力度。
除了户籍制度改革,在引导劳动力资源要素畅通流动方面,《粤港澳方案》还提到,指导用人单位采取符合实际的引才措施,不以人才称号和学术头衔等人才“帽子”引才、不抢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合同期内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科学家和拥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高精尖缺”人才,在编制、岗位、工资方面可“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运东来在9月11日的吹风会上表示,人社部将积极支持试点地区进行实践探索,比如: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促进就业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用人主体广惠及、就业创业全贯通。持续深化社保经办服务,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动更多的社保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粤港澳部署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
多位业内专家对《实施方案》的一大评价就是:《实施方案》坚持因地制宜。不同要素的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战略定位也存在差异,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要素市场活跃度高,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数据、空域等新型要素市场方面优势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广东造”;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四成。同时,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这两家广东企业,分别成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第一股、第二股。在低空经济领域,广东更是当仁不让,全省低空经济企业数量超1.5万家,产业规模超千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动能,《粤港澳方案》着眼数据这一新要素,列出了三类举措: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在吹风会上强调:“数据具有易复制性、高敏感性等特征,推动数据市场建设,既要大力促进流通使用,也要防范流通中的风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都将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等作为重点任务。”
关于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粤港澳方案》明确,支持制定省市两级各部门及相关行业和领域的重要数据目录。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完善个人信息授权使用制度,支持探索设立公益性的个人数据服务机构。建立数据安全使用承诺制度。运用可信身份认证、数据签名等数据保护措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强化对算力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安全防护。支持探索建设数据平台存储国家核心数据和重要数据。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方式。
除了数据,空域、频率等新型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亦有更多的探索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地区试点方案部署开展了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等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形成发展新动能。
《粤港澳方案》明确提出,聚焦深海、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现代种业等新业态新领域,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用好深圳、广州南沙(大湾区)、粤澳横琴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现有创新平台,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