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22:26:49 股吧网页版
国产家电巨头宣布造车 首轮融资已到位!将在德国建厂 正在特斯拉工厂附近选址 面积比特斯拉还大 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12日,距官宣刚过两周,追觅汽车已完成首轮融资,或成为最快实现首轮融资的造车企业。

  追觅科技方面透露,对追觅汽车而言,本轮融资将与德国建厂计划形成战略协同,助力其实现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全球化闭环。

  此前,追觅科技官宣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计划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并将于2027年推出首款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车型。

  根据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智能生活家电的全球化科技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目前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追觅科技营收规模已超100亿元。

  “追觅科技在消费电子和智能家电领域有着多年优势,长期关注用户需求和用户感受。追觅认为,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也希望能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或生活解决方案。”对于造车的初衷,追觅汽车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此表示。

  造车路径:

  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

  据了解,追觅的造车计划可以追溯至12年前。当时,创业团队评估认为,进军汽车赛道门槛太高,需200亿元的启动资金,不适合用来初次创业。但如今,追觅团队认为,时机成熟,公司可以踏入造车这个“检验自身综合能力的终极战场”。

  作为跨界玩家,追觅科技将采取“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的造车路径。“追觅的这套打法还是有机会的,就像其他行业也有一些公司不在国内做,但是借助全球资源杀出了一条血路。例如,传音等中国企业,借助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利用海外没有被满足的市场机会,取得了成功。”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就在几天前,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携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欧洲高端制造腹地落地综合性工厂。目前,追觅汽车正在毗邻特斯拉德国工厂所在地进行建厂选址,新工厂面积预计是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

  追觅汽车方面表示,选址于此,为追觅汽车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追觅汽车未来将有机会直接与当地品牌共享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网络,大幅缩短研发周期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并将网络高效覆盖整个欧洲。

  此外,在追觅汽车看来,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巨大优势,也是其进军海外的底气之一。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中国品牌的产品与海外绝大多数车企形成了“代际差”,快速的技术迭代与对用户的深度洞察,让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绝对头部。

  “逆势”切入超豪华纯电赛道

  胜算几何?

  按照计划,追觅科技首款车型将对标布加迪威龙,瞄准超豪华纯电动车市场。

  “不同于当前的传统超豪华品牌,追觅团队打造的超豪华品牌将结合中国智能化浪潮下的技术优势,将产品打造为拥有生命力和成长性的AI智能终端。结束‘冰冷机器’时代,开启超豪华汽车的‘智能交互’时代。”上述追觅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近年来,全球超豪华车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市场增长乏力。数据显示,2024年,除法拉利、兰博基尼全球销量小幅增长外,宾利、阿斯顿·马丁、保时捷、玛莎拉蒂等多数品牌销量下滑。追觅在此时入局,能有多大胜算,也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目前来看,超豪华汽车市场在电动智能化领域相对空白,追觅入局还是有机会的。如果在中国造的话,可能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在德国生产,把自身定义成一个全球的超豪华品牌,利用中国和全球的资源去打造,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机会。至于能否成功,取决于它的团队执行能力,以及设计的产品能否打动相应的消费群体。”纪雪洪向记者表示。

  纪雪洪指出,超豪华汽车品牌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品牌建设,消费者对于超豪华汽车品牌的认可不仅仅在产品本身,更在于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对追觅汽车而言,在异国市场从零做起一个超豪华品牌,如何去整合资源、塑造品牌形象,挑战较大。

  过往技术

  在汽车上有很强的复用性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增速逐渐放缓,行业“淘汰赛”正在提速,部分竞争力较弱的新能源车企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追觅科技此时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无疑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在追觅科技看来,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和技术已经领先,后入局者可以利用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培育出来的能力,进行高端化和全球化的布局。

  “硬件行业的‘后发者’只要抓住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节点,完全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而当前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正是这样一个节点。”追觅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追觅汽车团队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一方面,追觅公司内部培养了一批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核心骨干,对高端科技产品的研发、市场有成熟经验;另一方面,追觅从传统汽车行业吸纳了众多资深人士,包括整车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营销渠道等各条线的“老兵”。

  追觅汽车认为,追觅过往技术在汽车上有很强的复用性。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获得授权专利3155件。其中,高速数码电机、AI算法、传感控制等是其强项。在汽车层面,追觅表示,公司已经在马达、AI交互、智能座舱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根据公开信息,蔚来汽车在造车初期就投入了大量资金,截至2024年年底,蔚来汽车累计融资超过1000亿元;小米汽车为造车首期投资100亿元,并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将达1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追觅科技发展状态较为良好。9月11日,追觅创始人俞浩在其朋友圈回应称,“追觅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而且最近两年,公司和其个人还拿出了50亿左右,高价回购老股,使得持股比例从45%提升至70%。所有退出的投资人都赚了钱,早期投资人赚了几十倍”。此外,追觅方面披露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远超2024年全年。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融资进展较慢可能会成为追觅科技造车的一大挑战。未来,追觅科技需要解决大量资金投入、品牌建设以及产品研发等一系列问题,才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