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迎来首个“全球主题日”。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香港金融科技周两大亚洲顶级行业盛会的主办方首次齐聚外滩大会,分别举办专题论坛,共同探讨亚洲及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路径。
会上,多场高级别对话释放明确信号: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合规发展下的稳健创新、区域协同下的合作共赢,已成为引领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技术赋能产业,应用落地成为行业焦点
在本次大会的多个论坛上,推动新兴科技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海内外嘉宾讨论的核心。与会者普遍认为,金融科技已走过概念普及阶段,当前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技术在具体产业场景中落地生根,创造实际价值。
在人工智能领域,讨论焦点已从技术潜力转向应用效益,AI技术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强化风险控制、优化商业决策等方面的实践案例被广泛分享。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与会代表指出,该技术正成为构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尤其是在跨境支付、资产通证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主办的论坛探讨了数字资产与通证化的发展,多名企业分享了通证化技术在金融、房地产、供应链等多个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主办外滩大会见解论坛现场。
合规护航创新,共拓增长新机遇
金融科技的稳健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监管环境。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防范,成为本次大会的另一大热点议题之一。会中,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代表介绍了香港通证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监管框架,强调在Web3时代,完善的合规与安全体系是数字资产发展的基石。
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已成为亚洲各经济体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
据麦肯锡报告显示,亚洲地区已成为全球贸易增长最具活力的走廊:全球增长最快的20条贸易走廊中,亚洲占18个;在20个全球规模最大的走廊中,亚洲占13个。以此为背景,与会代表就如何深化亚洲金融、科技、创新走廊的合作与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主办方Global Finance & Technology Network(GFTN)组织的论坛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跨境金融创新。
来自东南亚多国的银行及支付机构代表分享了该区域通过双边合作推动支付体系互联互通的成功案例。此外,来自中东的银行代表也介绍了中东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金融科技合作推动当地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