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平谷区召开“2025年服贸会期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发布会上,平谷区相关负责人对聚焦产业、营商环境、惠企助企政策等平谷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平谷区商务局局长王腾飞表示,平谷区正围绕重点项目落地聚集,持续创新招商引资理念、优化招商引资方向。
打造产业“IP”
2024年,平谷区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平谷区高质量发展十年战略谋划(2025—2035)》,提出实施“1351K”战略,聚焦高大尚“3+3”(高大尚+现代食品营养、直播电商、平急两用)产业细分赛道,围绕重点产业梳理出15条产业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构建应用场景清单,制定助企惠企政策,力争通过十年时间实现GDP超千亿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千亿发展目标,平谷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三个打造”发展路径,培育发展食品营养谷、直播电商、“平急两用”三个派生领域。同时,聚焦直播电商、研学文旅、人工智能应用教育、现代物流、人力资源、蛋鸡鸡蛋、食品营养、生猪产业、低空安全、宠物经济、首都中央厨房、合成生物、中医药、大桃产业、农业现代化应用等15条产业链。
其中,基于地理优势,平谷正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据了解,平谷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南邻河北省三河市、东接天津市蓟州区、东北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相邻,是京津冀一体化的中心节点。按照规划,平谷区锚定4000万吨运量目标,加快“公、铁、空、海”多式联运,支撑全市35%民生物资保障。
据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坊铁路南北场站启动建设,H型铁路扩能工程加快谋划,建成后将形成1000万吨吞吐能力,具备2000万吨扩建能力。同时,平谷区推动首都现代物流骨干网络体系建设,在全市谋划布局100个前置仓。常态化开行中老、中欧国际班列,天津港、青岛港城际班列。
此外,平谷区正加快推进“一港两翼三镇全域全场景”,把农业中关村建成农业科学家、农业企业家的创新创造之地。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国农港)启动建设,推动“校区、园区、街区、社区、景区”五区联动,将聚集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创新基地。目前,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食品营养与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落户平谷。
制定16项惠企政策
不仅是聚焦产业,平谷区正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
机制制度革新突破。平谷区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朱宝泉表示,平谷区秉承“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
2025年5月,平谷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N工作方案》,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为统领,配套“提级说不”“增值化服务”“护企助商十个一措施”等N个方案,进一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朱宝泉表示,平谷区每月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延伸开展“入企服务日活动”,以“五必问”“五应帮”为抓手,“一对一,面对面”精准解决企业诉求,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此外,平谷区结合企业需求,制定16项惠企助企系列政策。包括《平谷区促进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平谷区促进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平谷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平谷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平谷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人才十条)》等。
这些惠企助企政策从企业实际需求着手解决问题。以《平谷区促进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例。朱宝泉介绍称,平谷区聚焦提升外资利用水平,促进外贸健康发展,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金额不低于500万美元,按照每100万美元奖励2万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对企业本年度参加境内外的外贸促进类展会的展位费、注册费等给予单体企业项目支出总额不超过50%最高10万元人民币。
而《平谷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人才十条)》提到,聚焦爱才、懂才、聚才、兴才的发展生态,在人才落户、创新创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经评定的全职在平谷工作的人才,可拎包入住专家小院、人才公寓、酒店公寓,并享受60%至100%的房租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平谷区大力规划布局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平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1%;农业总产值完成40.4亿元。2025年上半年,平谷区GDP增长11%(总量303亿);固投增长26.4%,“十四五”以来首次固投“半年破百亿”。王腾飞表示,平谷区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聚、产业链之间业态融合发展,产供销、大中小、链条间企业协同发展,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协同,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