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萍)继9月11日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对于“罗永浩吐槽西贝是预制菜”一事进行了回应并否认西贝是预制菜之后,9月12日,西贝微博发布致顾客一封信,称“绝不姑息污蔑品牌行为”,并将事发当天罗永浩一行人所点的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全部公布。
9月12日下午,罗永浩发布微博称,自己的诉求“并不是打这个西贝,或是贾老板,我对他们没什么兴趣。但我很希望借着这次的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西贝公开信以“西贝餐饮集团全体伙伴”名义发出,信中称,2025年9月10日下午,罗永浩一行5人到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门店就餐,罗永浩就餐后于当日16时55分发布相关微博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
西贝方面在信中称,首先感谢罗永浩前来西贝就餐,并为西贝提出意见、建议,“但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对西贝的不实指责及不当用语,我们坚决反对,绝不姑息。”信中还表示,当天其微博发出后,西贝团队首先复盘门店菜品出品质量、门店服务质量。随后对所涉及菜品的生产制作流程进行一一拆解确认。经确认,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针对所涉菜品在门店端的实际制作方式,现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正式向全社会公布。”
新京报记者看到,“作业指导书”中包含了草原嫩烤羊排、葱香烤鱼等13道菜品从出品品相、切配、出餐等全部过程的标准。
2024年3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对预制菜的定义如下: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西贝方面认为,西贝的菜品对齐国家标准。罗永浩当餐消费的菜品不属于《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所定义的“预制菜”。“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对当餐菜品作出‘几乎全都是预制菜’的判断,其言行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对西贝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我们感谢全体顾客对西贝品牌的监督。但对肆意污蔑西贝品牌的行为,绝不姑息。”
信中还强调,西贝决定向全社会开放西贝XIBEI后厨参观,顾客可在门店就餐的同时提出参观后厨的要求,在穿戴相关食安防护服装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参观后厨。西贝还将陆续开放原产地、央厨工厂、草原牧场、奶食工厂、莜面工厂等西贝产地源头参观,相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知名商业顾问刘润在其微信公众号对该事件进行了分析。刘润认为,罗永浩和贾国龙的争论,源于对预制菜的定义不同。“预制菜有3个定义:行业的定义、大众的定义、国家的定义。行业按预加工的程度,把菜分为‘即配、即烹、即热、即食’。大众认为,预制菜就是‘加了科技和狠活的剩菜’。行业和大众于是对立起来。”刘润同时认为,这个争吵还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个争吵能推动餐饮行业,从此注明每道菜的‘预制程度’,总归是件好事。至少给了大众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