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涉及到千家万户,一端连着企业产业,一端连着包括个人、家庭在内的金融消费者。”在2025外滩大会见解论坛“AI落地金融之路”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AI和金融的结合必须要考虑可靠性与稳定性。
可靠与稳定,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随着AI在金融业的快速增长,各国对监管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联和金融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聂金看来,目前AI依然存在数据隐含歧视风险、AI决策的黑箱难题、隐私问题与问责机制等核心监管问题。
对于持牌金融机构来说,合规是AI应用的基本前提。国泰海通证券首席信息官俞枫表示,如果要转向实际应用,输出的服务内容一定要符合行业监管的要求,既要体现专业性,也一定要确保合规底线。
“本身我们AI大模型有很多的强项,但是也有弱点,可能会有幻觉的问题,有‘不可解释’的黑箱问题。这两个问题对我们行业应用是首先需要面对的关键所在。”俞枫同时认为,对于AI的认识需要进行升级,从原来的降本增效,升级为关注是否能够变成更大的变革力量。AI最有价值的场景肯定来源于解决一线问题,来源于公司的业务与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
尽管存在挑战,AI技术也已展现出推动金融创新的潜力。蚂蚁消金首席科学家康宇麟表示,AI大模型为风控科技赋予了全新能力,能够像人一样去思考。通过大模型大幅拓展用户画像维度,显著提升性能,进而输出个性化风控决策。从而实现传统金融风控难以达成的目标,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安全性。
如何克服AI金融应用的难点,将这些技术潜力转化为稳健可靠的现实?论坛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合作”是关键。
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王敏认为,合作伙伴是AI时代最大的杠杆,行业内及跨行业的协同会越来越紧密、频繁。同时,复合人才是想象和现实之间的桥梁。AI时代的竞争力,其实是“技术洞察+业务洞察+产品的落地执行力”,而不仅是技术本身。尽管AI时代有更多人工替代,但AI不是替代人工,而是释放人工产能的变革。
在俞枫看来,整个行业建立可持续AI发展的策略和机制是让AI健康发展的关键。“需要行业一起共同建立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AI应用之路,这也是未来行业实现AI有效健康落地的根本所在,需要行业各方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