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9月11日电 (记者孙玲玲)1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和平区专场。天津市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和平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和平区专场。记者孙玲玲摄
作为空间有限的中心城区,天津市和平区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以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价值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促进经济能级持续跃升。“十四五”以来,逐步形成万亿金融、千亿商贸,以及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航运服务等三个百亿级产业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始终位列全市优秀等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2万元。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全市第一。
在创新发展方面,天津市和平区坚持“向新前行”,让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更足。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打造的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今年8月正式开园以来,落户企业入驻率已超75%,涵盖医疗、教育、金融、法律等核心领域,以及算力、数据、训练、评测等全产业链条,能够进一步带动提升科技含量、就业容量、税源质量,到今年底预计营收可达5亿元。
面对空间资源约束,天津市和平区坚持“向内挖潜”,让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更牢。在做实“三量”上,围绕街区、楼宇、洋楼等载体资源,有针对性地引入新场景、新业态、新产业,促进功能舒适度、环境便捷度、空间适配度、产业融合度的协调统一。“十四五”以来,相继建成五大道公园、民园1920街区、海河边300多米高的“津塔”观光厅,打造航运、金融等主题楼宇11座,累计盘活和平印象城、大理道樘院等存量资源超75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天津市和平区坚持“向外开放”,坚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锚定先行区、示范区的使命任务,在产业承接、项目衔接、资源对接上探索实践,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十四五”以来,引进京冀企业1700余家、总投资200亿元,与京冀两地在党建共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合作成果。
姚建军表示,下一步,天津市和平区将借势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办的机遇,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持续巩固城市治理成效,进一步把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