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05:21:40 股吧网页版
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在浙江启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11日电(奚金燕)人工智能浪潮正席卷千行百业,检验检测这一支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也迎来智能化变革的重大机遇。9月11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以“向新而行,智检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检验检测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与实践路径,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浙江:打造检验检测与产业创新融合高地

  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高地,始终走在检验检测领域的前列。据悉,到2024年,该省现有机构近2500家、年度营收超400亿元,建有国家质检中心58家、省级质检中心86家,正高水平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建设,致力打造企业发展的集成服务商、“两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者。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束为表示,此次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选址浙江,旨在贴近创新前沿、展示融合成果、推广典型实践,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检验检测的新路径、新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推进检验检测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检验检测服务业纳入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加以推进。2024年,该省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同比增长16.38%,检验检测服务业营收增速高于全省服务业增速10个百分点。

  活动现场设置检验检测创新成果展,围绕自主创新、智能变革、人机协同、惠民检测等主题,以实物、展板、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国内以及浙江检验检测装备核心技术攻坚、国产化替代、人机深度融合等检验检测领域创新成果。其中,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推出的机器人动作捕捉系统,依托视觉动态目标跟踪技术,可实时监测智能机器人的位置、速度等关键参数,为机器人动作精准性提供有力支撑。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展出的爬壁打磨机器人,适用于大型承压设备焊缝打磨,无需搭设脚手架,显著降低施工成本与人工风险。

  检验检测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产业创新的“助推器”。围绕培育壮大“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浙江梳理3.2万条检测标准;在集成电路、智能物联、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加快推进芯片全要素检测、智能网联汽车检测、船舶舾装结构件力学测试等重大平台建设。高效布局与产业适配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面推动177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建设,致力打造“企业发展集成服务商、‘两新’深度融合重要驱动者”。

  近五年来,浙江省检验检测机构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2万余项,获有效发明专利1.9万余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施2项国家级、104项省级质量攻坚项目,累计制定检测标准274项,研发仪器设备163台套,申请专利574项,助力中小微企业成果转化681项。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检验检测改革创新,以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智启未来:AI赋能检验检测新格局

  在具身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除了模拟人工操作,机器人是否具备与检测设备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能力?是否有能力打通底层接口,解决传统数据孤岛问题,从而助力实验室数据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活动现场举行“智启未来:AI赋能检验检测新格局”圆桌对话,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智能检测的未来趋势与创新生态展开深入交流。

  “AI与机器人协同应用正在重塑实验室的组织和运行方式。”浙江方圆检测集团企业代表在议题讨论中表示,“机器人可实现样本分拣、自动运输、前处理和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结合AI调度系统,可实现任务智能分配、路径优化和数据驱动决策,大幅提升实验室运营效率。”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结合自身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分享了机器人在检验检测中的应用路径,重点探讨从“人眼识别”向“机器识别”演进中的关键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机器人在执行检测任务中对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工程要求及保障手段。

  同一时间,“惠民检测·安全守护”公益检测活动也吸引大量市民参与。现场设置了食品快检、珠宝鉴定、羊绒衫鉴别、防晒产品检测、电子秤校准、血压计检测、眼镜清洗维修、机动车检测咨询、特种设备体验、粮食质量检测及智能机器人互动等11项便民服务。通过实物展示、实操体验、VR互动等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检验检测的技术魅力与社会价值。(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