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债市场出现一轮下跌行情,国债期货主力合约11日盘中再创近6个月以来新低,且30年期国债期货加权指数距离年内新低仅一步之遥。同时,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已升至1.8%以上,Shibor利率品种集体上行。
这一波调整,从7月初至今,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63%上涨到最高1.83%,两个月时间上涨20个基点,幅度不低,且1.80%是一个重要关口。这让债券投资者原来不如预期的收益率变得更加岌岌可危,担忧情绪蔓延。
截至9月11日,中证综合债券指数(全部债券)今年以来累计收益仅为0.33%。刚刚过去的8月份,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均告负。
与以往债市调整不同,此次债市调整存在两大主因。一是股票市场持续走牛,赚钱效应不断释放,显著推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部分原本配置债券的资金随之流向权益市场,对债市形成直接分流压力;二是反内卷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政策预期持续升温,间接带动市场通胀预期抬头,进一步削弱了债券资产的配置吸引力。
往后看,本轮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升温可能仍将继续,破除内卷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重心。在这一政策预期下,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76个交易日破万亿元,期货市场前8个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增长均超两成,申万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54%。
但也必须看到,“火热”预期先行,而实体经济仍有待进一步“升温”。反内卷政策带动上游行业价格上涨,尽管有预期年内通胀将温和回升,但地产和出口需求的支撑仍偏弱,需求端对物价的推升作用有限,全年低通胀格局仍需下大力气扭转。
当前经济结构仍处转型升级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还是主旋律。从宏观状态更多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事实出发,在回归基本面过程中,债市更多时候会是“上有顶下有底”,投资者也应对债市保持一定的定力,保持震荡市思维,放弃对于类似2024年单边牛市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