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9月11日电 (杨英琦)记者11日从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通过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坚持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系统推进,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杨英琦摄
在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方面,西安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已建成国际首个十皮秒级、千公里实地光纤传递工程系统。推行“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增强开放共享水平和服务产业能力。多家企业实现技术跨越,中航西飞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全球加工范围最大的12米级卧式双五轴镜像铣装备,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国内首台最大容量三相一体百万机组220千伏电力变压器,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西安出台《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张图”统筹机制,实施大飞机配套、半导体及光子等产业链专项政策。企业培育成效显著,目前全市瞪羚企业达893家、专精特新企业125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2661家。此外,西安还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培养技术经理人4645名。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西安系统推出科技金融11项目标60条举措,强化金融支持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机制,累计评估项目2.72万件,专利平均授权率由48%提升至65%,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5.26件。人才引进成果显著,全市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944人,“校招共用”引进产业紧缺人才116名。
此外,西安坚持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该市联合咸阳、汉中等多市谋划30余项年度协同合作事项;与西宁、乌鲁木齐协同举办黄河流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等活动,推动27项成果转化需求发布;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已正式运行,中白双方将围绕空天科技、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下一步,西安将持续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协同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