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03:17:20 股吧网页版
投资收益率夺冠、保费却大跌三成!君龙人寿进入战略转型阵痛期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吴敏

  近日,君龙人寿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再度将这家素来低调的合资险企推至“聚光灯”下。原总经理徐洪泰被免职,转任副总经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丰富两岸保险业履历的廖明宏,出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徐洪泰在总经理岗位上仅停留一年有余,而其前任蔡松青的在任时间更是仅有短短两个月。频繁的高层更迭不仅引发外界对其治理稳定性的质疑,更折射出股东双方在战略推进与管理协同之间的深层博弈。

  “公司当前的战略规划、运营方案均基于长期发展逻辑与股东共识制定,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形成明确执行框架,不会因管理层调整发生方向性改变。”君龙人寿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后续,公司经营管理层将持续围绕董事会既定战略方向,稳步推进战略目标落地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高层更迭频繁

  徐洪泰自君龙人寿筹建之初即加入,历任总经理、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等职务。此次调整后,其仍留在君龙人寿,继续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该公司的产品战略规划、产品市场研究与开发,产品精算系统建设。

  与业内常见的“一进一出”的人事变动不同,君龙人寿相关负责人强调,徐洪泰作为公司初创团队一员,十余年来对君龙人寿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担任总经理期间,君龙人寿经营状况良好,总资产规模及年保费收入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实现了总资产突破100亿元的里程碑,继续留任在专业板块发挥价值及贡献,这不仅是徐洪泰个人意愿,也是公司结合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

  翻看“继任者”廖明宏的简历,其出生于1969年,本科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数理统计专业,后又获得台湾逢甲大学保险学硕士和复旦大学EMBA,现任君龙人寿临时负责人、首席投资官。此前,他曾在台湾人寿、台湾国泰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等机构担任高管,具备丰富的两岸保险业管理经验。

  廖明宏的加入,被寄予推动公司“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厚望。君龙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随着资产规模与业务规模的提升,公司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廖明宏有着超三十年的行业经验,尤其是在两岸合资险企的长期管理实践,形成了对两岸金融资源整合、保险经验互鉴的独到洞察,能够更好地推动股东资源协同,助力公司在行业转型中把握两岸融合带来的战略机遇。

  “两岸合资险企在中国保险市场中通常定位于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依托股东资源寻求差异化发展。”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指出,其核心优势在于资源互补,能够结合大陆的市场规模与台湾的先进经验,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上形成特色。尤其在健康险、养老险等领域,两岸合资险企往往能引入更成熟的理念和实践。

  但在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看来,两岸合资险企以专业经验和差异化产品为优势,但在渠道建设、规模扩张和政策适应上仍面临考验。

  朱俊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是监管与市场环境适应性,需要同时满足大陆严格监管要求和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政策调整可能对战略执行带来挑战。另一是渠道与销售规模,合资企业在渠道资源、销售网络覆盖及客户获取成本上可能不及大型本土险企。三是品牌认知与竞争压力,在高度竞争的保险市场,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提升需要持续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君龙人寿在三年内已三次更换总经理。2022年8月,林炫圻卸任君龙人寿总经理,蔡松青出任该公司临时负责人并于2023年3月“转正”,但仅仅两个月后,也就是2023年5月,蔡松青便离任。此后徐洪泰被任命为君龙人寿临时负责人,2024年2月正式担任总经理,但其任职仅一年多便再次迎来调整。

  在朱俊生看来,君龙人寿频繁更换总经理属于行业中相对典型的现象,既反映了行业监管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也体现出企业对战略转型和业务优化的迫切需求。有利之处在于,一是方便战略调整和注入新思路,新任总经理可能带来新的业务发展理念、产品创新思路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差异化优势。二是响应监管和市场压力,在资本、偿付能力、投资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方面,中小险企高层更替有时有助于更快落实监管要求和市场调整。

  但频繁更换核心管理层也存在一定挑战,杨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频繁变动将带来战略不连续、团队不稳定、短期行为倾向等问题,可能影响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因此中小险企应建立更科学的治理结构和长效激励机制,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适度引入新鲜血液,实现稳定与创新的平衡。

  投资亮眼却保费承压

  人事震荡的背后,是君龙人寿近年来颇为颠簸的经营轨迹。尽管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高达4.67%,位居非上市寿险公司之首,但其保险业务收入却大幅下滑至9.04亿元,同比减少逾三成。

  君龙人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今年上半年突出的投资成绩存在一定的市场时机因素,目前公司整体规模尚小,单次的收益排名并不是公司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依托专业团队建设可持续的投资体系与投资能力才是君龙长期稳健发展的扎实基础。

  “当前公司已经建立了股权投资能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等投资能力,并培育、组建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的投资队伍。”上述君龙人寿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公司投资端一方面会持续配置长期利率债及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等低风险久期产品,同时也依靠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和长期投资能力精准布局一二级市场(包括部分可转债)和REITs等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资产,保障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需求。

  对于保费收入下滑,君龙人寿将其归因于“主动优化业务结构”,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当前公司持续聚焦高价值、长期保障型业务,并主动控制短期理财型产品销售节奏(2024年同期此类产品保费收入超5亿元)。虽然这必然短期在财务数据上有所波动,但对于公司业务结构、利润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裨益。

  面对是否将影响现金流的疑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根据业务规划提前做好流动性应对规划并持续监测,通过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可见,公司整体净现金流保持为正。”

  在朱俊生看来,保费收入下滑也是中小险企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他指出,中小险企保费下滑普遍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渠道建设不足,以及消费者对高净值/长期保障产品需求偏低。同时,随着保费端增长放缓,保险公司更多依赖资本市场投资收益来支撑经营业绩,但长期可持续性仍需关注市场波动风险。不仅如此,中小险企在渠道、营销、科技及风控投入上承压,保费下滑进一步放大了成本压力。

  在行业利率下行、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中,君龙人寿能否在廖明宏的带领下稳定管理层、巩固战略,优化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将成为其能否真正走出亏损循环、兑现两岸合资标杆愿景的关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