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随着第一辆汽车缓缓驶过主桥面,横跨长江的“钢铁巨龙”——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的世界级桥梁,为长三角跨江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
今后,人们开车从常州到泰州泰兴,仅需20分钟左右即可一桥直达。
常州与泰州隔江相望,平均距离仅约3公里,但因长江阻隔,长期以来两地居民往来需绕行60公里外的江阴大桥或泰州大桥,或依赖圩塘汽渡,通行效率低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跨江交通需求激增,原有通道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和《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的重点项目,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双层复合型过江通道,北接沪陕高速(G40)、南连江宜高速(S39),形成贯穿苏南苏中的交通大动脉。跨江段全长10.03公里,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左侧为双向四线城际铁路(时速200公里)、右侧为双向四车道普通公路(时速80公里)。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后,常州与泰州迈入“半小时通勤圈”,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纽带。
依托两地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基础,大桥有望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今年2月,常州高新区与泰兴市已召开跨江融合座谈会,围绕“十五五”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中轴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开工的盐泰锡常宜铁路未来将与常泰长江大桥形成互补,进一步打通苏中、苏南交通网络,为区域深度协作创造更多可能。
“以前是‘隔江相望’,现在是‘跨江相拥’。”泰兴市虹桥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东表示,大桥的通车正深刻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依托大桥带来的区位跃升,泰兴市虹桥工业园区成为苏南产业外溢的“黄金落点”。2021年,常州常超新材料投资2亿元在此建设生产基地,项目竣工后预计今年产值达2亿元,并牵线促成5个超5亿元重特大项目落地。数据显示,近年来园区新招引的苏南项目占比超50%,新华昌、申根等40余家苏南企业累计投资超100亿元,形成“常州研发+泰兴制造”的跨江协作模式。
在业界看来,从产业协作到人才互通,从民生改善到服务升级,常泰长江大桥正以“硬联通”推动“软融合”。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扬子江城市群从“两头强、中间弱”向“全域协同”转型,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