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兰州9月10日电(记者陆宇航吴丛司刘旭阳)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于9月10日在兰州举办。在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一上,来自各界的嘉宾围绕“做强产业、提振消费:金融业‘五篇大文章’的甘肃方案”的主题,分享前沿观点、解读政策方向,为甘肃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出谋划策。
在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笪戟看来,耐心资本能够精准支撑科技创新。“在长期投资能力方面,耐心资本对原创技术产业转化具备耐心。在风险分散与承受力方面,耐心资本通过分散投资、联合投资等手段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并提供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增值服务。在产业生态引导力方面,耐心资本推动了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技术-资本-市场’的闭环联动。”
“工银投资耐心陪伴科创企业成长,通过投贷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接力式综合服务;推动产融结合,为科创企业进行全方位供应链产业赋能;深化与政府、学界及金融同业的合作,为科创企业打造全链条协同行业生态。”笪戟表示,工银投资在科创领域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等赛道,覆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多个高科技领域,做有站位的耐心资本、有温度的耐心资本、有能力的耐心资本。
助力甘肃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为优化金融供给“开药方”。“资本市场有利于创新型企业融资,要大力促进真正具有‘风险偏好’的市场化PE/VC,大力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人才,也要利用好香港资本市场。”刘胜军说。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刘胜军表示,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等赋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另一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服务,并利用好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流信用数据来进行风险评估。此外,为确保竞争中性,要进一步优化、落实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全过程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取消有歧视性的贷款政策和规定;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消除拖欠民企账款的现象。
针对甘肃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现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支持“美丽甘肃”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匹配不同阶段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甘肃在金融领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创新探索,如张掖市创新推出‘水权贷’‘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要总结好这些创新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推出更多标准产品。在绿色金融领域,要通过生态资产量化、绿色信贷创新、生态权益交易等方式让生态资源变身‘融资活水’。同时,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转变投融资结构;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满足多样化需求;并构建起‘银行+担保+财政’的多维服务模式。”刘锋说。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旭华介绍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征信基础设施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甘肃实践。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已完成了全省主要银行机构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全覆盖”,截至2025年8月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帮助2000余户企业获得授信融资53.78亿元。
“希望各金融机构大力推广应用上述征信基础设施,将平台功能全面嵌入业务流程,强化在一线授信、评估建模、信贷管理中深度应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刘旭华表示,“希望企业家朋友们积极拥抱平台、了解政策、享受红利,让自己的信用数据和动产资产‘动起来’‘活起来’,真正改善现在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开启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绿色金融在甘肃的作用并非仅仅是‘输血’给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推动了甘肃产业结构的‘造血’功能。虽然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甘肃的经济基础依然是传统的重工业。因此,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丽莉表示,既要支持传统能源企业减碳增绿转型,也要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起“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魏丽莉建议,要完善政策激励体系,构建“风险共担+正向引导”长效机制;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发新能源产业适配的多元化工具;强化绿色产业链金融配套,打造“核心带动+生态协同”服务体系;健全区域协同与跨区金融机制,构建“价值共享+市场联通”合作格局。
同样聚焦绿色金融,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姬新龙表示,耐心资本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是绿色低碳的“适配性资本”。甘肃在新能源与文旅两大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具备资源禀赋,要利用好耐心资本,助推两大产业发展。
“首先,要培育新能源本土龙头与产业梯队,明确文旅产业低碳发展导向,以夯实产业基础,为耐心资本创造优质投资载体。其次,要拓展多元化长期资金来源,创新适配产业特性的金融工具,以扩大资本供给,创新耐心资本‘来源+工具’双体系。再次,要构建全周期风险管控体系,以健全保障机制,降低风险、强化激励,提升资本意愿。同时,要打造‘新能源+文旅’融合业态,构建跨产业协同机制,以融合发展提升耐心资本投资效益。”姬新龙说,“此外,还要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构建再投资良性循环,以保障资本流动性,形成生态闭环。”

图为“做强产业、提振消费:金融业‘五篇大文章’的甘肃方案”分论坛现场